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女村官热心为民干实事

阜阳日报 2013-12-16 10:44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瘦高个儿,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淡淡的妆容。近日,记者在颍泉城乡统筹试验区老家村见到张亚楠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时尚甜美的女孩,竟是村里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任村主任助理已经有两年。

谈起选择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张亚楠笑着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就想趁着年轻,多锻炼锻炼,能为群众做点实事。”

村里来个女村官

张亚楠2011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涉外经济学院毕业,同年8月,她来到了老家村任职。“刚任职,村里认为我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小丫头,开始并不指望我能做出点什么。”尽管如此,但从大学生转变为村官角色,张亚楠却做好了准备。为了尽快融入到老家村,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全村跑了一遍,和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村情民意。

“通过与村民沟通,我最先关注到的是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张亚楠说,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老人、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她经常到老人家里陪他们拉家常,并和村干部多次带着米、面、油去慰问五保老人、贫困户;在侯小桥小学,她开设了“爱心课堂”,给30多位留守儿童买来了笔、本子,每周五下午都去学校上一节课,为孩子们普及生活知识,陪他们做游戏。

在老家村村部,村民围着记者夸赞这位1992年出生的年轻村官:“亚楠这孩子有闯劲,自从她来到老家村工作,为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小丫头还真有点本事!”

带领群众种草莓

   多年来,老家村群众保持着“一麦一豆”的传统种植结构,土地收益低,而周边不少村民通过种植草莓走上了致富路。“我想说服本村群众也种,但村民怕担风险,不太敢尝试。于是,我决定自己先试试。”张亚楠筹集7万元,种植了5亩“红颜”草莓。由于不懂种植技术、经验不足,第一次种植,草莓苗死了近一半。“后来,补苗那几天,我的眼泪就没停过。”

4个月后,第一批草莓成熟,张亚楠带着草莓到镇上叫卖;可是,走高端路线的新品种因价格高,少有人问津。“为了吸引顾客,我在草莓园里开展周末采摘游活动,吸引城里人和在周边企业上班的职工入园游玩。”由于口感好、味道鲜,一下就卖了数千元草莓。同时,她与北京、上海、合肥等大超市取得联系,对草莓精心包装,并命名为“大学生村官草莓”,终于打开了市场。

第一批草莓卖完后,除去各项成本,张亚楠一亩地净赚了1万多元;2012年,每亩盈利达2万元左右。榜样就是力量。在张亚楠的带动下,目前,老家村发展草莓种殖户200多户,年户均增收6万元以上。

成就梦想在乡村

   张亚楠家在太和县旧县镇,距离老家村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但因为工作原因,她很少回家。“村里事情比较多,我想多学点,多做些。”

“这丫头工作很有热情,肯给咱群众办个事,跑个腿。”老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启中亲切地说,亚楠像群众自家的孩子一样。“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亚楠突然想起田庙村村民田史氏家的房子是危房,便赶紧到她家探望。由于泥路湿滑,她干脆脱掉鞋子,赤脚来到田史氏家,直到把老人安顿好才离开。”事后,张亚楠积极向上级争取了78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为全村64户村民改造了危房。

“你们这些大学生娃啊,有文化,有思想,以后村里发展还靠你们给找路子哩。”如今,村民对张亚楠寄予厚望,不论她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给她让上一把椅子,送上一杯开水,张亚楠知道,她走进了村民的心里。

“现在,我对老家村的群众已产生了感情。”谈起未来的打算,张亚楠表示,“三年任期后,我还想续聘,争取为村民办更多的实事。”

新闻推荐

记者在太和县苗集镇谷堆村看到该村村文书温玉臣正

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方克奎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