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雕刻用心传承 记颍泉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清松

阜阳日报 2019-02-27 15:42 大字

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李敬 30余载艺海游刀,凭毅力和热情操刀镌刻,在文化传承、创新、发扬的道路上,挥洒汗水,大步向前;在工艺美术创作、硬笔书法培训等方面,始终兢兢业业,埋头奉献,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就是颍泉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清松。

“家中亲属长辈很多晓读诗书,精书画,擅雕刻。我学习雕刻技艺,最早就是受家庭的影响。后来,在同门爷爷王永生的影响下,我开始勤学苦练,并把雕刻技艺作为主攻方向。”王清松说,成年后,他对艺术的热爱有增无减,在走南闯北谋生糊口的同时,经常通过展会、展览学习各地名家作品。他还辗转各地,学习临摹著名的摩崖石刻、碑林等,风餐露宿,(练技艺。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清松在展览会上与著名微雕大师杨其鹏、丁德志相识,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雕刻,技艺日趋成熟。

2010年,王清松成立了青松刻艺工作室;2013年,成立松云斋文化礼品工作室,专业从事微刻技艺与创新。凭着一腔热血,王清松细心钻研,刻苦(炼,制作出许多艺术精品。近年来,他更是屡获大奖:2014年,首届安徽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微刻作品《生日快乐》荣获银奖;2015年,陶刻书画作品参加中华“国艺杯”评选荣获“最佳工艺金奖”,并被评为“中国工艺收藏珍品”;2016年,雕刻作品荣获全国传统工艺产品邀请展金奖;2018年,荣获颍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颍泉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等。

在坚持创作的同时,王清松还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热心参加各类公益性社会文化活动,如合肥之心城江豚保护工艺展演、上海虹桥公园非遗文化展演等,向大众展示雕刻技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市县非遗保护中心不定期开办微刻技艺传承班,同时走进中小学校,协助学校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对本地雕刻技艺发展进行普查,记录档案,并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宣传雕刻文化。

据了解,近些年,王清松还研究设计了快速习字方法——“汉字定位练习法”,在多所学校开设硬笔书法讲座,辅导学生书写。目前,他受聘成为多所学校的特聘教师,定期授课,不计报酬。如今,为顺应信息时代特色,王清松又利用微信平台开通“轻松写汉字”公众号,定期发送“轻松写汉字书法课堂”书写学习知识,服务社会。眼下,他又在筹备在线视频课堂平台,打算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帮助更多学生提升硬笔规范字书写水平。

新闻推荐

年底前七成以上涉税事项有望一次办结

本报讯(记者张凯培通讯员董启乾周琰)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税务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年底前,70%以上涉税事项有望实现一次办结...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