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接待站往事成追忆

阜阳日报 2018-11-30 15:27 大字

本报记者 尚原野 实习生 方敬/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在阜阳市民政局大楼南侧,有一栋坐南朝北的红砖建筑——原阜阳地区军人接待站。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这里一直是颍河西路上最高的建筑。随着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军人接待站也搬迁到颍泉区周棚街道办事处京九铁路东侧,这座热闹了20多年的建筑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一段泛黄记忆。 偏居一隅苏式楼

几年前,记者到市民政局采访时,就发现这座苏式建筑已被废弃。从三段式外墙装饰风格看,这是一栋有年头的建筑,处处带着深厚的时代印记。

“民政局这栋楼的地块以前是军人接待站的停车场,上世纪90年代这栋楼建成后,军人接待站的3层小楼就显得跟不上时代了。”在市双拥办工作的尚学峰从小在军供小区大院长大,在他的记忆中,军人接待站这栋楼曾经是颍河西路上最高档的服务场所。他告诉记者,位于颍河西路的军人接待站已经停用10多年时间,取而代之的是新建于周棚街道办事处京九铁路沿线的军人接待站,那里设有专用站台,服务部队调防比市区方便得多。

“以前,部队转业干部回到地方后,一般都要在军人接待站住一段时间,等工作安排好后再到单位去报到。”尚学峰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实施兵役制度改革后,义务兵退伍后不再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军人接待站的功能则转变成为部队调防、演习、重大任务等提供食宿保障,铁路沿线的区位优势凸现出来。1995年后,军人接待站办公楼曾租赁给个人,开过一段时间的宾馆,现在的茶色铝合金窗户就是那时候换的,以前楼上楼下都是木框窗户。

从北侧外立面看,这是一栋2+6+5+6+2结构的苏式建筑,左右对称,中间主楼总高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梯设在这里。大楼两端分别是2座对称的副楼,总高3层,外墙上有类似于电影院吸音墙的装饰,历经数十年风雨依旧保存完好。

在军供站工作人员李刚的帮助下,记者从一楼东侧的消防门进入这栋楼。楼道两侧全是面积相当的房间,层高3.5米左右,类似于现在的机关单位办公室。由于年久失修,渗水现象普遍。在主楼一楼入口大厅处,堆放着一些圆桌面、椅子,以及一辆很久没骑的红色摩托车。“十多年前,有人在这里开过饭店,这些桌椅板凳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李刚说。 事业曾经很红火

据军供站退休副站长任中乐介绍,军人接待站这栋楼是1973年建成的,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建设单位是阜阳建筑公司。同时期的建筑还有位于人民路与颍州路交口西南侧的阜阳饭店,但营业面积没有这里大,也没有澡堂。

“那时候,军人接待站有一个澡堂,每周一三五男池,二四六女池,周日刷池子。”任中乐告诉记者,当时,能够到军人接待站洗个澡,对周边居民来说是一种享受。跟现在比起来,当时的条件非常有限,一个澡堂只有一个换衣间、一个池子,不像现在这样方便。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人们的需求非常有限。除了洗澡外,军人接待站还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由于楼上楼下可以提供近百个客房,接待能力一直优于阜阳饭店,当然也更受机关单位的欢迎。

“那时候,还没有市民政局这栋大楼,停车也方便。”任中乐说,当时的大客车、大货车比较多,吉普车、小轿车并不是很多,如果北侧的前院没有空位,南侧的后院还可以停车。通往后院的路在大楼东侧,大楼东南角曾经被大货车撞掉过一个块,由于房屋质量可靠,那次撞击并未对整栋楼的安全产生影响。维修过后,墙根角这个地方的墙裙一直缺损,直至今日依然能看到。

上世纪90年代,这里曾经承包出去一段时间,但随着阜阳国际大酒店、白金汉宫大酒店等较为高档酒店的开业,这里的配套设施已经明显落伍,来住宿的客人越来越少。“这栋楼建成已经45年了,除了楼顶渗水外其他没啥问题,这十多年间一直空着,怪可惜的。”任中乐说。

辉煌历史成过往2001年,位于京九铁路东侧周棚街道办事处的军人接待站建成投用,颍河西路上这栋苏式建筑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地方服务部队建设的窗口单位,新的军人接待站职能转变后,每年都要为部队调防提供上万人次的餐饮、住宿服务,重要性可想而知。

“现在,阜阳军供站是市民政局下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军人接待站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李刚告诉记者,老军人接待站这栋楼由于年久失修,已基本丧失了服务部队的功能。随着市民政局整体迁往位于奎星路的原市财政局院子办公,除派人看守这栋楼外,等待它的可能是一段时间之后的征迁了。

新闻推荐

这里的化粪池不再添堵了

家住柴油机厂家属院的胡敬城老人这两天心情舒畅了。前几天,社区安排施工人员清理了他家门前的化粪池。胡敬城今年75岁,已在...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