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助人自助”走得更远
本报记者 王雪洁 对于大多数阜阳市民而言,社会工作者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或许也有人听过,但不知何为社工?是干什么的?事实上,社工走进阜阳已有4年时间,2014年5月阜阳的第一家社工机构注册成立,社工发展也如火如荼,无论是社工机构,还是社工岗位,都发挥着社会“调和器”的作用,推动受助对象助人自助,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助人自助
“刚开始开展是艰难的,很多人问,‘你们到底是干嘛的?’每走访一家就得解释一次,还有很多人拒绝我们提供的服务。”作为阜阳首家社工机构——阜阳市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李雪敏告诉记着,起初在阜阳开展社工服务时可谓困难重重,其中最难的是不信任。
初期,为完成一个老年服务项目,李雪敏和同事一起跟进服务新建社区的老人们。不少老人担心被骗,一直拒绝。社工们不得不想办法,竭力陪伴,才感动老人并接受服务。“服务初期碰壁不可避免,也说明社工在阜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雪敏告诉记者,那时很多人都把社工当作志愿者或者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开展服务。从2014年到现在,益民社工每年都会承接政府项目,为特定人群提供服务。“就拿我们在坎河社区开展的服务来说,如今已经不仅仅是项目在支撑,还有当地居民的喜爱,让我们有动力坚持做下去。”李雪敏说,2017年年初,颍泉区坎河社区益民社工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基地标牌挂起开始,他们对区域内居民开展专业服务,这个过程中,他们始终注意培养热爱村民、关心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分子,提升群众幸福理念,扩大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宣传效应,提升乡村知名度。
“像坎河‘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各庄冬至饺子宴等,得到村民的广泛参与,而且,益民社工在这里为坎河农村培养了一支热心农村公共文化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队伍。”李雪敏说,这就是助人自助,因为如今的公益文化队,即使没有益民社工的组织,他们依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影响他们对家庭、老人和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开发社工岗位完善社区服务
日前,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福和社区首届社区睦邻文化节开幕,居民自己组织的文化演出精彩绝伦,歌舞、小品、朗诵、民俗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给现场观众带来欢声笑语,背后的“功臣”——梁露露一直忙里忙外,协助居民开展这场演出。
梁露露并非福和社区的居民,而是阜阳市人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从去年11月开始进驻社区,作为驻点社工,为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添砖加瓦。原来,福和社区作为阜阳唯一一家成功入选省民政厅全省首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项目,在去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工,设立社工岗位,拉开了福和社区创新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序幕。
“我们入驻以来,挨家挨户走访社区居民,了解需求,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众制定服务计划,发掘社区居民骨干力量,筹建社区志愿者服务联合会,招募社区志愿者。”梁露露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已经累计招募志愿者80余人,培养社区社会组织11个,开展了老年人观影、暑期儿童学堂等活动。
在这些工作中,梁露露和同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培育这些社区组织,最终让他们自己学会处理社区事务、开展社区活动,实现居民自治。
专业人才缺失政策给予保障
阜阳社工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缺少可持续的继续教育和社工督导的资源支持、专业社工人才缺失严重、基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指标和服务方向存在巨大差异、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认识得不全面使得协同开展工作受阻;薪酬待遇捉襟见肘……”这是一个离开社工行业不久的社会工作者对目前阜阳社工存在问题的“困难总结”。
四年前,刚刚从学校踏入社会的社工专业毕业生薛洁带着满腔热血走上自己喜爱的社工岗位,一直在阜阳从事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的社会服务工作,但是服务成效的不显著和同龄人薪酬的对比让她忍痛离开了这个行业。
在阜阳,薛洁并非唯一一个离开的“社工”,“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阜阳市大部分专业出身的社工没有从事社工行业,主要还是咱们社会工作发展仍存在政策制度不健全、收入无法保障的问题。”市民政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此,阜阳市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要求阜阳市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相关事业单位实现社会工作岗位全覆盖,加大相关事业单位、城乡街道(乡镇)及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配备,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实现政府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从“养人”向“办事”转变,并落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保障政策,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职业地位,关心人才成长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风光通讯员李治军)记者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0871户,同比增长19.44%。...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