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音乐会展魅力

阜阳日报 2018-10-12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 王雪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听到这样的诗句,总会想起幼时背诵的诗词,但从未想过,曾经熟悉的诗词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日前,由安徽省文化馆、阜阳市文广新(体)局主办,阜阳市文化馆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月圆花好”中华诗词音乐会让诗词与音乐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诗词音乐出现在大家面前已不是第一次,然而当太和清音传承人于飞用传统的清音唱法唱出这首诗词时,还是惊艳了在场所有观众。

“从来不知道,这首诗词还可以这样唱。”观众小雨是一名大三学生,平时喜爱流行音乐,这是她第一次听这种传统音乐与诗词融为一体的音乐会。她告诉记者,这场音乐会仿佛打开了另一扇音乐大门,也让她对太和清音有了新的认识。

太和清音是流传于太和地区的一种传统唱法,是阜阳市传统曲艺文化的一种,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时以展现闲情琐事、家长里短为主,曲调清丽、委婉悠长,很受当地人的欢迎,这次也是于飞首次尝试用清音唱法唱诗词。

“以往唱的是故事,这次唱的是韵味。”于飞告诉记者,无论是诗词还是清音,都是传统文化底蕴的沉淀,两者既有不同,又相互融合,在这场演出中,她选择了太和清音的部分曲调,唱出不一样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歌曲的声、情、意、韵,无不浸染着浓郁的中国人文精神,当中华诗词与古典音乐水乳交融,带给观众的是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当晚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关雎》《沁园春·雪》,还有大家口口相传的《春晓》《我爱这土地》《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诗词朗朗上口,歌声激昂澎湃,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阜阳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但是这样别具风格的音乐会我还是第一次在阜阳听到。”市民常海华告诉记者,她是在朋友的邀请下前来,原本没有抱很大希望的她,给这场诗词音乐会打了95分。

“通过这次活动,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音乐爱好者感受中华诗词歌曲的魅力,推进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对话,推动阜阳地区文化交流发展。”市文化馆副馆长刘亚非说,近年来,阜阳市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农村等地,充分调动本地文化资源,创新演出形式,为市民带来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新闻推荐

便民服务点进银行 群众办不动产抵押登记提速 从15天缩短至40分钟

颍州晚报讯(记者曹亚伟)10日上午,市民刘胜林走进工商银行阜阳分行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民服务点,办理存量房抵押权登记。从提交材...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