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火车慢一票难求出行难

阜阳日报 2018-07-06 14:24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张梦辰 火车上没有餐车和空调,出行的干粮需自己携带;沿途站点多、车辆绕行远,上班回家单程需要11个小时……即便已过去了20多年,阜阳火车站的客运值班员李玲玲,至今依然忘不了当初在东城集站的工作经历。

“东城集站与阜阳站只间隔4站,是青阜线上一个比较小的站点。”李玲玲说,当时铁路线路少、火车运力弱,为方便更多旅客乘车,火车几乎站站都停,耗时长成了家常便饭。“车是经改造过的棚车,虽然配备了卫生间,但条件十分艰苦。即便如此,大家心里依然感到欢喜,毕竟坐上车就意味着当天就能回家了。”

李玲玲的经历,浓缩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乘坐火车的记忆。1970年10月1日,濉阜铁路建成通车(后改为青阜线),这是阜阳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围绕青阜线,阜阳站建成了2条股道,2个售票窗口,开行客车2对,货车4对。由于车辆和运力有限,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方面不得不动用货运棚车载客,但车厢漆黑、无窗口、无卫生间、无取暖设备,是当时旅客不得不面对的窘境。

上世纪80年代后,铁路方面陆续改造载客棚车,先后安装了照明设备、设置了卫生间、取暖设备等,旅客出行体验得到有效改善,但“一票难求”依然是难题。由于阜阳站没有始发列车,且每天停靠的列车只有五六趟,每到春运期间,火车站广场上总是人满为患,最多时达六七千人,为了能买到票,许多人会滞留车站三四天甚至更久。“车上的人特别多,过道上、行李架上、座位底下,甚至厕所里都挤满了人。有时候人太多车门打不来,我们就得帮助乘客爬窗户。即便这样,上车的旅客还会感谢我们,不然真的是买到票也走不了。”李玲玲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情况逐渐改善。1997年,京九铁路开通运营,阜阳一跃成为青阜、商阜、漯阜、阜淮、阜九5条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阜阳市民出行更加便利。2008年,阜阳火车站改建,4个候车室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并拥有40个售票窗口、16台自助售取票机、57个代售点和大批先进设备,从二等站升格为京九线上屈指可数的一等站。如今,阜阳火车站已建有14条股道,春运期间始发列车多达35对,最多时每天有105对旅客列车经过,年发送旅客达904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铁路硬件设施和服务的优化,旅客出行体验变得更加舒适。眼下,快速、特快列车越来越多,列车运行时速从50公里/时提升到160公里/时,市民出行变得更加快捷。铁路运力得到有效提升,列车严重超载的情况不复存在,春节、暑期等节假日都会增开大量临时客车,过去“一票难求”情况有效缓解。与此同时,网络购票兴起、车站建立风雨棚,市民买票候车变得更加自如。

新闻推荐

拧出来的幸福

□阜阳李芳记忆里,我生活过的叫田庙的村庄,村子大,人口多。村西头一口井,井水有点咸;村子中间一口井,井水甘甜。村里人大多都到...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