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事服务手机下单

阜阳日报 2017-11-16 13:37 大字

本报记者 郭晓林 实习生 万琳

立冬过了好几天,小麦还没种下地,可颍泉区宁老庄镇申庄村村民张金备一点不急,指尖在手机上划动,接单的耕种机械已然奔赴他家的农田,“网上下单就有农机上门服务,自己的活一点也不耽误。”

今秋,申庄村与农事托管机构大田农社达成了农事整村全程托管协议,并在全市率先试点网上托管。村民们只需通过微信公众号下单,大田农社的客服就可根据村民的耕种面积、种植作物、作业类型等,通过手机软件终端,向全市境内加盟的农机合作社匹配订单,进而派单给农机手进行精准服务。

“农民用手机就可以查看耕种进度,不用跑到田里监督农机作业。”大田农社副总经理相东介绍,加盟大田农社的农机,都安装了传感器、监控等信息设备。下一步,还将在被托管的农田内安装农情检测设备,利用物联网监控平台,实时关注农作物长势情况,并配备专业农艺师进行监管。

农事服务及其信息化的降成本作用,更为明显。

不到3天,申庄村4030亩地的深松、播种、施肥等秋种农事环节全部完成。申庄村党支书陈金仲一算账便乐开了花:“村民一亩地一年只需交720元的托管费,而自己种的成本则是800多元,这相当于全村一年节省了40万元的农事成本费。”阜阳市申路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王凤海也告诉记者,以前是跨区作业自己找活干,现在则用手机软件接活干,既降低了转场成本,又增加了收入。相比以前,现在每天多作业近30亩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对我们实施的农事托管及其信息化来说,是个好机遇。”相东介绍,目前,大田农社已在阜阳市实现农事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超2.1万亩。“我们希望带动更多的村镇加入进来,通过标准化种植、订单式生产、信息化管理,促进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关于城南新区三清路 (八里台路—飞机场段) 道路半封闭施工的通告

根据2017年阜城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三清路(南京路—飞机场)道路及附属物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考虑到该路段流量大,为保障工程质量及交通安全,决定对该路段实施半封闭施工,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封闭时间...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