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让农村公厕华丽转身 本报记者 方文 本报通讯员 王爽

安庆日报 2019-04-18 09:45 大字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没有冲水设施,没有排污管道,蚊虫乱飞、臭气扑鼻,这是过去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这种厕所搭建简单,既不安全方便,又危害健康。

如今,这样的情况在宜秀区杨桥镇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农村公厕华丽转身为美丽“景点”。

4月16日,记者来到杨桥镇鲍冲湖村,一座造型新颖的农村公厕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座公厕周边树木环绕,造型别具一格,与周边的景区十分相配。

公厕内,基本闻不到异味,内设独立的厕位间、冲水设施、洗手台等,门口悬挂着相应的男女厕间标识牌,并配备日常保洁员。干净的如厕环境,与过去印象中的农村公厕截然相反。

“公厕虽小,却关系到乡村文明,关乎民生需求,关乎群众健康,同时也是乡村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鲍冲湖村组织委员鲁大雅说,“从旱厕到水厕,从无人清理到专人管理,农村厕所不仅实现了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提升。”

“从这个抽取口往里看一眼,就知道池子满了没有,定时清掏一次,掏出来的农家肥种菜特别好……”鲍冲湖村平冬组村民孙来香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她家新建的厕所。

2018年,鲍冲湖村实施“厕所革命”。孙来香很是高兴,我们也可以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了。听说在自家门口征收菜园建厕所,孙来香整个人都不好了。菜园怎么补偿?杂物间如何处理?一年四季都是味道如何生活呀!

镇村干部轮流找她解释:新厕所不仅大大改善如厕体验,地面、墙上贴上瓷砖,干净、美观、无异味,冲洗厕所水费由村里出,菜园给你一定的补偿,还给你新建杂物间。

“照他们说的,这简直就是星级厕所嘛。”孙来香将信将疑,毕竟老厕所异味让她印象太深。

幸运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逐渐打消了孙来香的疑虑,她主动配合,公厕建起来了。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杨桥镇余墩村、余湾村、鲍冲湖村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公厕革命”,全镇的312户农家厕所和37座公厕,进行了提升改造。同时,结合当地的生态优势,打造与周边农房相协调的星级公厕,让古朴美丽的公共厕所成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此举持续深化了“厕所革命”,带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为广大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厕所革命”让过去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的农村公厕成功改变形象,但这只是持续深化“厕所革命”的第一步。修一座厕所容易,后续保持厕所的干净整洁,需要公共管理和个人意识的齐头并进、化风成俗。只有从管理者到使用者,都从意识上重视起来,规范管理和使用公共厕所,让“厕所革命”带来的红利长久保持下去,让生活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

新闻推荐

阿贵有艺见 王珊:从静谧到隐秘

“淡墨种种,愈淡愈鲜,望之若有五色。”看王珊的作品,不自觉就会想起清代画家龚贤这句话。这里的王珊,或许指的是2013年,师从著...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