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出门税银铤现长官
通讯员 文涛 文/摄 近日,临泉县长官镇蕴华居委会村民张开生、张开仓在开挖树穴过程中,挖出了一件银铤,重981克。银铤两端多呈弧状,束腰形。银铤正面四角均砸印真聂二助教臣,束腰处右边砸印“北聂匠”,束腰处左边砸印“出门税”。此银铤已交由临泉县博物馆收藏。文物专家对照这件银铤的形制和铭文,提出了如下鉴定意见:这枚银铤为宋代“出门税”税银,是宋代遗物,为当时流通使用的货币和纳税用银之一。该银铤的出土,为研究宋代的经济状况、赋税制度、计量衡制和长官古镇的历史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宋代商品交换发达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宋代经济比较繁荣,商品交换发达,货币流通量明显增加。除铜钱、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大城市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在国家税收中,白银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如,1021年(天禧五年)国家税收为88.39万多两;到了1120年(宣和二年),国家税收达到1860万两(注:明朝的财政收入仅是北宋最高收入的四十分之一)。由于商业发达,北宋政府对商税特别重视。在全国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专门征税。宋朝的商税分为两种:过税(出门税),每关值百抽二,是对行商抽的;住税,值百抽三,是对坐贾抽的。正税之外,还设有杂税。随着商业繁荣发展,商税日益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宋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时,即增加到2200万贯。北宋政府为了搜刮更多钱财,对盐、茶、酒、矾等实行专卖,即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北宋专卖制度的实行,使得宋朝政府大获其利,但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长官曾经很繁华
宋代淮河流域榷场贸易兴盛,行商们异地贩货,携带大量货物从此地到彼地,途经大大小小的城门,都要缴纳过税(出门税)。官府在大小城门设立税卡,征稽的税卡也不以城门为限,这就是宋代“出门税”税银铤产生的原因。税银铤上面的铭文聂二为铸造户,真聂二,强调是真品。北聂是聂二的一个铺子。出门税是官府课征出门做长途生意人的税银,税银收妥交由铸造户铸成锭,此银铤为官银。
位于皖西北的千年古镇——长官,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宋代长官镇属顺昌府(今阜阳市)沈丘县(今临泉县)管辖,淮颍漕运干线穿境而过,上通汴京,下达淮泗。江淮与江南地区的粮食、财赋通过漕运源源不断西运帝都,素有“小朝(漕)邑”之称。淮河流域的延河、小洋河在长官镇东交汇,三岸鼎力,古为漕运重地,向有“跨豫皖之孔道,扼颍淮之中流”的美誉。延河向北通颍水(今泉河)向西可达沈丘县城(今临泉县城西古城子)、汴京(今开封),向东到顺昌府(今阜阳市),向南通过小洋河、润河通淮河到扬州等地。延河两边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码头樯帆云集。宋代商业的普及,也让下层百姓变得更加富裕,境内宋金遗珍文物众多,如宋禽兽博局纹铜镜,宋花鸟铜镜,宋白釉瓜棱执壶,宋元佑元年铜权等都表明,当时的长官境内是四方贸易汇聚地之一。长官境内传说故事跌宕,有大量古建遗存。相传,长官古时地名叫“漕子街”,有一个姓夏的人家在“漕子街”开了一家小饭店,店临南北大道,往来行人多在店内吃饭住宿,生意逐渐兴隆。后来,店主人的儿子在京城做了官。当时,人们对官吏的泛称叫长官,元时曾经在此设立沈丘县(今临泉县)长官司提领所。于是,人们就称他为夏长官,他老家的饭店也就顺理成章被称为“长官店”。后来,此处越来越繁华,“长官店”成了该处集市的名字。随着明朝万历年间外地回族居民以及清朝初期山西、陕西等移民的迁入,长官店依宋代古官道和水道逐渐发展起来,成为颍州以西有名的大集镇,各行各业十分兴旺。现在,长官镇仍存有清真寺(明)、长官山陕会馆(清)、花戏楼(清)、育才阁(清到民国)、抗战时的山东省立高中(民国)等古建遗存。
新闻推荐
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商业街、地铁等 阜城将推动“地下城市”开发利用
本报讯(记者冯启俊)近日,《阜阳市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2018-2030)》专家评审会在阜举行。记者了解到,根据这一...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