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出产业脱贫路

阜阳日报 2018-10-15 12:42 大字

本报记者杨燕 通讯员 韦帏 看着场里膘肥体壮、即将出栏的10多头猪仔,临泉县城关街道李桥村贫困户马恩刚喜上眉梢:一算账,扣除各项成本,今年养殖场能净赚10万元,脱贫肯定不成问题。从摸索阶段赔钱,到现在盈利,养殖场能走上正轨,马恩刚直言,是该县推出的扶贫小额信贷帮了大忙。

妻子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自己收入微薄,马恩刚家被评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摆脱贫困,2017年8月,马恩刚租下一间空旧房子,开始养猪。谁成想,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操劳大半年,钱没挣到,还赔了2万多元,这让马恩刚一度陷入沮丧。

不服输的马恩刚还想再拼一把,但是发展资金问题让他犯了难。今年4月初,帮扶干部张利侠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为了鼓励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发展产业,临泉县对符合“户贷户用户还”条件且前期未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马恩刚随即向村里提交了申请,没过多久,他就成功贷到了4万元,养殖场经营逐渐好转。

近期以来,依照省、市脱贫攻坚“夏季攻势”要求,临泉县在严格把握“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基础上,积极打造“扶贫小额信贷+特色产业”信贷模式,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给有自主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无自主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可将贷款资金参与到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中的方式,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受益的双赢。

临泉县杨桥镇刘大村正大生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增玲,最近打算更新钢构大棚,苦于资金紧缺。刘大村“两委”得知情况后,积极联系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到基地进行实地查验,经过多轮论证和认真审核,郭坤等8户贫困户以入股分红方式,将每户5万元的贷款投入到正大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解了杨增玲的燃眉之急。

“‘扶贫小额信贷+特色产业’是一件双赢的好事,既可以帮助合作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为贫困户带来稳定收益。”临泉县扶贫办分管项目负责人常超众说,贫困户借助合作社这个平台,实现了户贷社管合作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抵御风险能力和产业营利能力,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选择难、经营管理难、市场销售难的问题,形成了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临泉县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56亿元,新增贷款2.23亿元,累计贷款贫困户17656户。

新闻推荐

展演大舞台百姓乐开怀

本报记者潘金铭9月29日,“新时代新阜阳”文艺创作展演颍淮欢乐大舞台在临泉县辉隆大舞台拉开帷幕,花鼓灯《淮畔杨柳腰》、...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