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师爱无言

颍州晚报 2018-10-15 11:30 大字

2017年12月,一场大雪突然到来,关庙镇毛明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贾圆圆及时收到了一位匿名老师托人送来的绒裤、厚袜、手套等。几个月来,她已多次收到这位匿名老师的礼物。当天,贾圆圆在日记中写下:真想见见这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这位老师其实距离贾圆圆并不远。她就是关庙镇中心学校初中部的英语教师黄玲玲。2017年,黄玲玲所带的班级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班集体”;2018年,黄玲玲被评为“阜阳市师德标兵”。

从“玲姐”到“玲妈”

“班主任工作很累,就跟当妈的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路上遇到我,不喊老师喊‘玲姐’。这一届的学生都叫我‘玲妈’了!”今年刚30岁的黄玲玲谈起她的班级和学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严是爱,松是害。当班主任,既要严又要爱。家长把小孩送来了,学校、老师就要对他们负责。”黄玲玲本着这样的原则,一步步实现从“玲姐”到“玲妈”的转变。

这学期刚从北京转学回来的王灿灿,调皮好动。在一次班级组织的劳动活动上,王灿灿对老师的分工直接拒绝。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他却无动于衷。黄玲玲什么话也没说,而是让他跟着自己,“我来干,让他看。”劳动结束后,这名个头比老师还高的大男孩看着黄玲玲满手的黑道道,满脸愧色。

此后,黄玲玲多次找王灿灿谈心,慢慢了解到他的这些“不良表现”的心理背景:自幼妈妈出走,爸爸忙于生意。因为缺少关爱和管教,一般人说服不了他。

“他调皮是因为长期缺少关爱,想引起别人的关注。我拿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来劝导他学会体谅父母,教育他自爱自重、自立自信。”黄玲玲的“攻心术”渐渐有了效果。“这孩子电脑懂得多,英语也不错,喜欢动手。我让他课余帮我录学生信息,他很乐意。现在班里有啥活,他都抢着干,还向我承诺,期末成绩监测时英语要接近150分。”

2016年,当时八年级的魏力康由于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不注意和他沟通,导致他性格孤僻,有叛逆表现,经常上夜网,是一个“将来不被看好”的学生。黄玲玲不放弃、不抛弃,最终让魏力康发生了转变。2018年,魏力康以690分的中考成绩考进了临泉一中。他对黄玲玲的态度也从当初的“我讨厌你”,转变成了“我可喜欢黄老师了”。

“班里总有一些学生难管理、难沟通,需要老师更加关注。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闪光点,只是缺少发现和鼓励。”黄玲玲对如何管理班级、调教“让人头痛的学生”,深有体会。

“帮助每一个我能帮到的孩子”

2017年深秋,天气渐寒,黄玲玲在关庙镇教育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张照片:一名女生身着单薄,脚下一双破旧凉鞋,拎着一个装废品的袋子。通过侧面了解,她得知这名女生叫贾圆圆,是关庙镇毛明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刚刚去世。

了解这些情况后,黄玲玲动员全班同学给贾圆圆捐赠衣物,又自费买了一些新的衣服、鞋子和学习用品,托毛明小学的老师转交给贾圆圆。而这位毛明小学的老师只知道黄玲玲是中心校的老师,不知道具体姓名。此后,黄玲玲又多次托人给贾圆圆和她的母亲捎去生活用品。贾圆圆很想知道这个默默帮助自己的老师是谁。毛明小学校长经多方打听,终于帮她找到了“黄妈妈”。

学生闻海光也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重病,家境贫困。内向、自卑、孤僻的闻海光学习特别努力。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黄玲玲经常给他买学习用品、带他到家里吃饭、给一些生活费……一件件日常小事,让闻海光逐渐开朗起来。即便上大学时,也是黄玲玲一手帮助他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现在,闻海光是一名大三学生,利用寒暑假做家教,已经能够自立了。

“这些学生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有人伸手相助,对他们是最大的鼓励。”黄玲玲说,“我会帮助每一个我能帮到的孩子。”黄老师在说到学生时,更多的是用“孩子”这个称谓。

为中考推迟治病,学生围着她哭了

黄玲玲的老家就在关庙,儿时受那些关爱过她的老师们的影响,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当老师。

2011年,她从宿州学院英语系毕业后,毫不犹豫参加了当年的国家特岗教师招聘,回到了家乡和母校,成为一名教师。三年特岗服务期满后,和她一起工作的特岗教师有的去了大城市,有的考了公务员,也有的开始了创业梦。黄玲玲不忘初心,继续当“孩子王”。

“虽然经济上收入不太多,但我们每月除了日常开销,还能小有结余,有能力去帮助那些更加困难的学生。”黄玲玲说。

“黄老师的课不仅学生爱听,我们也喜欢听。每次上公开课,黄老师给我们评课,包括一些细节问题都会提到,受益匪浅。”

去年刚入编的年轻教师陈蓓蓓、王欢欢说。

由于教学能力突出,黄玲玲多次代表全镇在县优质课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黄玲玲所带的班级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班集体”;2018年,黄玲玲被评为“阜阳市师德标兵”。

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2014年,刚结束产假的黄玲玲,让身体不太好的母亲带孩子,陪自己住校,坚持常规教学,每天早晚自习准时出现在班级。长期辛勤工作和过度操劳,让年仅30岁的黄玲玲如今患上了脑神经衰弱、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2018年5月,黄玲玲带的毕业班临近中考体育加试。她突发急性阑尾炎,医生要求立即住院准备手术。想到中考的重要,她坚持让医生给她吊水止痛,两天后又回到了学校。见到回来陪他们备战中考的黄老师,全班学生围着她哭了。

今年暑假,教学实绩突出、夫妻两地分居、完全符合选调到城区学校条件的黄玲玲放弃了机会,选择了继续坚守乡村教育。

“我们学校的氛围很好,就像一个大家庭。能在家乡教书,我很幸福。”黄玲玲朴实地说,自己来自农村,能够体会到农村的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愿意扎根农村

新闻推荐

“四送一服”进基层, 解企业发展之忧

颍州晚报讯(记者汪乐意通讯员姚鹏)日前,阜阳市“四送一服”服务企业团队赶赴临泉,不仅送去了政策宣讲,还开展了走访调研和对接...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