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植黄山贡菊 亩均收益三万八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50 大字

[摘要]本报通讯员 靳克龙/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当地干部在滑集镇梁王村黄山贡菊种植基地了解贡菊市场供求情况。

露天栽培,无需像大棚作物那样精细管理,供其肥、水就能生长的黄山贡菊,今年在临泉县滑集镇取得了亩均3.8万元的好收益。目前,滑集镇已落实了1000亩黄山贡菊的种植面积。

近日,在滑集镇梁王村金庄自然村黄山贡菊烘焙房,一炕炕黄山贡菊正在烘焙。“这一炕大约能烘出一吨干品,是亳州药材市场一商家订购的,1吨干品价格6万元,目前已出售了50吨。”黄山贡菊种植大户孙广涛介绍说,他在靳桥、梁王村种了800亩菊花,其中,七月菊550亩,每亩可收600斤干菊,干菊每斤30元,产值990万元;金丝黄菊100亩,每亩收干菊200斤,每斤价格1000元,产值2000万元;大黄菊150亩,亩产干菊200斤,每斤100元,产值300万元。加在一起,总产值可达3290万元。除去亩均土地租金1000元、用工1000元、肥药400元等费用,亩均收益在3.8万元左右。

孙广涛是临泉县土陂乡的药材经纪人。近年来,他一直在阜阳等地经销黄山贡菊等中药材。2015年12月,孙广涛来到相邻的滑集镇梁王村、靳桥村流转了1000亩成片农田,专门种植黄山系列贡菊。

“这种黄山贡菊是采用安徽黄山优质贡菊品种培育而成的,具有花朵品质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特点,比较好种植。”孙广涛告诉笔者,2月下旬将菊苗按亩6000株的密度栽进地膜覆盖的田里。菊苗种植后,当天浇施水肥,便于提高成活率。在菊苗生长阶段,每隔10至15天施一次水肥,待菊苗长到30公分高时,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这时候,再开沟施鸡粪等农家有机肥,养大养壮植株,提高产量。黄山贡菊6月底开始采摘,11月底采摘结束,前后可采摘6次。生长期间只需用两次药。

孙广涛还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黄山贡菊烘焙房,既解决了黄山贡菊鲜花不易储存和长途运输的问题,又提高了黄山贡菊的附加值。

“种植黄山贡菊收益高,村民都有点眼红了。”靳桥村村委会主任闫大海告诉笔者,不少村民提出了明年种植黄山贡菊的想法,如果都落实的话,种植面积将超过1000亩。

为支持村民种植,孙广涛预留了2000亩的黄山贡菊种苗,待开春后剪枝、培育菊苗。孙广涛表示,他准备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做大当地的贡菊产业,即:由村民种植黄山贡菊,他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和收购。

据孙广涛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黄山贡菊的年种植面积大约有10万亩,但产品缺口仍然很大,价格呈上升趋势,今年每公斤鲜花收购价达12元。

“黄山贡菊不但水田、旱地可以种植,房前屋后路边、田埂地均可栽种,既可单一作物种植,又可与鲜食大豆、黄瓜、幼龄果树、桑树等作物套种,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又可供人观赏。”滑集镇党委书记周刚认为,“种植黄山贡菊劳动强度低、无污染,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好渠道。”

新闻推荐

手机APP ***好帮手

本报记者杨燕实习生周敏/文通讯员王子娟/摄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