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返乡创业 带动就近就业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8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王雪洁 本报通讯员 张浩 王子娟

多年前,“一人打工、全家不愁”曾是阜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谋发展的好路子。如今,“返乡创业、带动一方”才是农民工打开致富大门的新方式。从“一人”到“一方”,返乡创业让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成为地方创业发展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临泉县经济开发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故事不少,张允就是其中的一位。

返乡创业 带动当地人就业

近日,记者来到临泉县经济开发区三区厂房,见到了返乡创业的主人翁张允。粗糙的双手是他多年学习车床生产技艺的证明,朴实的笑容是他提起父母儿女时幸福的瞬间。

“多年来一直想回来,但始终没有机会。”张允告诉记者,1997年,20岁出头的他跟着同乡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误打误撞进入了精密机械制造行业。“那时候,我是一个啥都不懂的愣头青,只知道干活儿。”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他从小学徒一步一步成长为技术能手,赢得了去台湾学习的机会。从台湾回来后,技艺愈发精益的张允在朋友的支持下,在杭州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一路走来,他创立的杭州昊卓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杭州精密机械制造行业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企业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张允一直想回老家的心愿在2014年得以实现。“一直想回来,但环境各方面不允许。2014年,回来看到临泉经开区建设和发展得不错,觉得回家创业的时机到了。”张允告诉记者,2014年2月,他成功入驻临泉经开区,成立了安徽创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并将原来在杭州的设备、技术人员带回临泉,为家乡工业发展添砖加瓦。

师徒回家 用技术发展家乡

   跟张允一起回来的技术人员很多,张超就是其中的一位。2012年,张超在杭州光大机床制造工厂里负责装配工作,后来辗转拜张允为师,学习精密机械制作技术,扎实的工作和努力学习的态度让他不断成长。

“技术就是我的饭碗,有了技术,到哪儿工作都行。”张超告诉记者,已经掌握技术的他很想回家就业。“爸妈年纪越来越大,孩子年龄还小,他们在家,我和妻子两人在外挣钱,钱挣够了,但亲情却远了。”张超说,他一直在寻找回乡发展的机会,但阜阳没有机床生产工厂,让他的技术无用武之地。

2014年初,听说师傅要回家办厂,张超第一个报了名。就这样,跟着公司迁移的脚步,张超回到了家乡,每月5000元左右的工资待遇和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让他衣食无忧,又能陪伴家人左右。张超告诉记者,“现在,好多朋友都希望到我们厂里工作,离家近的同时还能学习技术,各项待遇都很好。”

厂子搬回来了,技术也跟着一起回来。“回家发展工业,还能促进家乡的产业结构调整。”张允把部分产品生产基地迁移回来,为经开区工业制造行业添了一笔浓墨,打工学技术也成为不少来此务工人员的主要目的。

回到家乡 子女父母有依靠

“我回来工作,主要是不想让孩子和父母被称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张超告诉记者,“记得孩子10岁那年,他和妻子回家探亲,可一年一次的见面,让孩子对父母都产生了隔阂。”张超说,自那以后,他和妻子一直想方设法回来,希望能和孩子多见几次面,培养感情。

在张允看来,返乡创业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一方面,能为家乡人提供就近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也帮助员工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尤其在照顾家庭方面,员工的老小都有了依靠。”张允说,以前父母生病不敢跟远在外地打工的孩子说,不少老人因此积小病成大病,最后难以治愈。如果子女就在身边,随时回家看看,老人心情好,身体情况的变化也能及时发现。

“我们回来有活干、有钱挣,比起在外漂泊的日子,稳定多了。”张超说,如今他和妻子都回到临泉工作,并在经开区附近买了一套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周回老家看望老人,或不定期将老人接过来小住,感到生活十分美满。

新闻推荐

严格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陈集镇采取多项措施,严格落实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建设,积极搭建干部联系群众的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狠抓为民服...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