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学生创业 养殖土元和蝎子

阜阳日报 2016-05-23 20:39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 实习生 吴霞明/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大学毕业生、荣康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振永展示自己养殖的土元。

大学期间,他曾经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生物实验室,获得过一种蝎毒提取方法专用手套的国家专利;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亳州一家特种养殖企业的高薪工作,返乡发展土元养殖并获得成功。在临泉县艾亭镇桃花店村小洪河畔,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2010级动物科学专业的马振永,坚持把梦想付诸实践,走出了一条大学生从事特种养殖的创业路。

实验室里的钳蝎养殖

   中等身材、略显消瘦,这是24岁的马振永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偏僻的乡村,用大学毕业后工作挣来的几万元尝试创业,并初尝创业的艰辛,这是眼前这位小伙子不同于大多数同龄人的地方。

原来,早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习动物科学专业的马振永就对特种养殖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多同学习惯到教室去上自习,我却喜欢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跟那些小动物打交道。”马振永说,他的家就在艾亭镇南头的小洪河北岸,那里地势比较低洼,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就有药用价值较高的蝎子、蜈蚣等中药材。大二的时候,他曾经买来200只东亚钳蝎在实验室里搞繁殖,在熟悉蝎子生活习性的同时,还发明了一种蝎毒提取方法的专用手套,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技术专利。

“当时,我甚至把蝎子拿到寝室去养,把好几个室友吓得惶恐不安。不过,正是这种尝试为现在的创业打下了基础。”马振永说,现在,他利用村庄废弃的土坯房、砖瓦房养殖土元、蝎子和蜈蚣,灵感就来自大学期间的实践探索。

就业不忘创业梦想

   从大三年级开始,马振永就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到亳州一家特种养殖企业实习,并在那里学习土元养殖技术。毕业后,他因为表现优异被留在了这家企业工作,直到2015年8月决定返乡创业。

马振永不希望自己像身边的同学那样,给别人打一辈子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让他一直没有丢弃最初的梦想,在毕业一年之后选择了创业。“上班两年多时间,我积攒了好几万块钱,这些都用作了创业的投资。”马振永说,他的家庭不富裕,父母为两个哥哥娶亲,而且还要供他上大学已经十分不易。家人都希望他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告别世世代代生活的农村。对于他的创业打算,家人没有强烈反对,但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支持。不过,看好特种养殖市场的马振永,并没有因为家人的未置可否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买来土元卵放在村庄废弃的房舍里孵化繁殖,期待着几个月以后的收获。

那段时间,马振永整天守在阴暗潮湿的旧房舍子里,盯着温度计和湿度计,生怕有一点闪失。经过七个月的尝试,养殖的土元达到了药用标准,在亳州药材市场上广受欢迎。个人创业算是获得了成功。不过,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特种养殖的科技含量。

尝试产学研结合

   为扩大养殖规模,马振永注册成立了安徽荣康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立足家乡发展周边的加盟养殖户。短短半年时间,企业的产值就突破了20万元,发展土元养殖户近20户。在见到规模效益的同时,马振永想到了与自己的母校阜阳师范学院合作,发展特种养殖的产学研结合项目。

“前几年,我对马振永这个学生就比较关注。现在,他用自己的创业项目与学校实验室搞合作,我们学校非常支持。”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屈长青告诉记者,在大学校园里,像马振永这样热衷于动物实验的学生并不多,大学毕业后能够发挥专业特长,把创业项目付诸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马振永有养殖技术,学校有科研平台,双方加强产学研合作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学校科研水平提升都有益处。今年4月,我们推荐马振永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分别获得了院级金奖、校级金奖和省级铜奖。这些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实践,在为马振永事业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阜阳师范学院争得了荣誉,还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出了表率。

现在,马振永生产的土元、蝎子、蜈蚣等中药材成品因为成本低廉、技术成熟、质量优良,在亳州中药材市场上备受中药生产企业的青睐。“我打算争取创业贷款,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场,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增收致富。”马振永说。

新闻推荐

记者冯启俊通讯员宗合至日全市领导干部学习

于勇主持并讲话 李平等出席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