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启俊通讯员许灿梁福州春节将至贫困地区群
本报讯(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许灿 梁福州)春节将至,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始终是市委书记于勇心头的大事。2月2日,他再次来到临泉县,深入偏远的陶老乡、艾亭镇,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看民生、找穷根、谈思路,与基层干部群众共谋脱贫奔小康良策。
洪河岸边的陶老乡南天门村地处临泉县最南端、两省四县交汇处,距县城50多公里,是个偏僻的小乡村。来到南天门村,于勇走进困难群众陶楷贵、陶守化,困难党员李士友、王玉勤等人家中,走访查看群众生活情况。在陶楷贵家中,看到他因病卧床不起,于勇坐在床头,亲切地唠家常、问冷暖,关心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起居:“过年可能吃上饺子?看病有没有保障?平时生活有什么困难……”
从吃穿住用到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一一仔细询问。当得知陶楷贵家中还没有置办年货时,于勇嘱咐随行的乡村干部一定要让群众过年吃上饺子,让困难群众过个幸福安康的春节。
于勇还深入到艾亭镇房庄村、艾北村,看望了困难群众刘桂英、董马氏、葛如彬、葛西红、葛兰芝,困难党员谢兰英等人,给他们送去慰问金、粮油和春节祝福。“看到还有一些贫困群众生活困难,心里十分沉重。”于勇语重心长地叮嘱当地干部,春节将至,乡村两级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真感情,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南天门村农村淘宝服务站,于勇实地查看了服务站经营情况,面对面、心贴心地向残疾人员、服务站经营者陶光辉了解服务站经营效果、营业额等情况,并鼓励他充分利用农村淘宝这个平台,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南天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于勇与当地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谋划脱贫致富的大计:“村里有多少贫困户?因病致贫的占了多大比例?”村里负责同志回答:南天门村目前有贫困群众222户、933人。看到乡、村负责同志递上来的贫困人口统计,于勇细细分析了一下:全乡2000多户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占了一半,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只有十分之一。“中央提出脱贫攻坚要抓好‘六个精准\’,首先就是要精准识别,摸清贫困人口户数、致贫原因。从总体而言,交通不畅、教育医疗保障水平不高是我们贫困的重要原因。”
“村里道路修得怎么样?群众可能都吃上自来水?学校、村卫生室建得怎么样?”话题转到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当地负责同志介绍说,全乡3700多名学生,只有160多名教职工,教师严重缺额,不少孩子到临泉县城上学。“外出上学看病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减负也是增收,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在看病、上学方面的负担。”于勇说,脱贫先脱病、脱贫先脱愚,经济发展也依赖基础设施这一前提,要把“三项工程”和教育医疗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坚定信心,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把自己的事办好,补齐道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
通过调研、听取汇报,并与当地干部群众交谈,在认真对比分析后,于勇也发现了当地发展的“突破口”:陶老乡地处洪河岸边,自然资源丰富,低洼地、沙土地可以发展经济作物,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很强等。他说,要团结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立足土地这个资源,做好土地文章,瞄准市场需求,研究谋划好本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沿洪河低洼地发展适应性农业、高效农业;要借“接您回家”的契机,留住返乡的致富能人,提供政策、提供支持,让他们留得住、发展得好,支持外出返乡人员进行试验示范;要发现、挖掘、培育、壮大当地的优势和特色,挖掘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把过去不起眼的“副业”变成“富业”,一户一策精准施策,扶持农民走产业脱贫之路。
于勇说,脱贫攻坚最大的优势是党的领导,要在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抓好脱贫工作,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县、乡党委政府要时刻把脱贫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把脱贫致富作为主要工作、主要任务,同时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把致富能力作为选任村支部书记的重要标准,带头流转土地、调整结构、发展产业;要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作用,利用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各方力量,密切配合,精准施策,同时建立对帮扶单位、帮扶人员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李强/文 刘子奎/摄
临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