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哥哥抚养两幼子 19岁弟弟撑起困难的家

阜阳日报 2016-02-17 07:20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杨

19岁,对于寻常人家的孩子来说,或还在高校求学读书。但于宋俊发而言,19岁,却意味着已长大,每天有活干、有钱挣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因为,在他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依靠着他:年近九旬的爷爷、残疾卧床的父亲和二叔、有点糊涂的母亲、辍学在家的弟弟以及大哥去世后留下的一双儿女……

突逢变故 大哥病逝留下一双儿女

   近日,记者来到宋俊发位于临泉县高塘乡的家,正值晌午,不见宋俊发,只见其弟宋俊强哄抱着怀中1岁多的小侄子,以及双双失明后卧床的父亲和二叔。“我和我哥分工,白天,他要干活,就我在家带小侄子,晚上由他带。”

说话间,宋俊发赶回了家,一米七左右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成熟的着装,已看不出一个19岁少年应有的样子。只是,偶尔稍显迷茫的眼神,透露出他也不过是个大孩子的事实。

“如果大哥还在的话,我们家可能会好很多。”看着小侄子,宋俊发还是提及了已去世的大哥。原来,宋俊发一家兄弟四人,自小家庭经济就不宽裕,兄弟几人读到初中后便相继辍学,外出打工。2010年,20多岁的大哥结婚组建家庭,婚后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不幸的是,2014年,大哥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后因救治无果,于当年11月份去世。

“大哥走的时候,把我喊到床前。让我一定要留住嫂子,照顾好侄子侄女。”宋俊发说,但最后,嫂子还是于2015年春天带着她的二女儿改嫁了,留下了不到一岁的小侄子和7岁的侄女。

辛苦挣钱 19岁少年撑起困难的家

   大哥走了,二哥又远在他乡,家中老的老、小的小,一时间,19岁的宋俊发成了全家的顶梁柱。

“大哥去世的时候,银行卡上只剩1000元钱。小侄子吃奶粉一个月就要1000多元。所以,这段日子,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挣钱。”宋俊发告诉记者,自从离校后,他便跟着老师傅学修车,想学门手艺维持生计。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急用钱的关口,他丢了手艺,干起了来钱快的体力活——搬水泥、上工地、捡破烂,无论下雨天晴、无论天冷天热。宋俊发记得,搬水泥最多的一天挣了600元,天不亮就出门,干到天黑才回家;夏天,为了搬水泥,背上也不知脱了几层皮……

虽然挣钱不易,但宋俊发对这一对侄子和侄女却格外舍得。如今已一岁多的小侄子被宋俊发照顾得白白净净;他还经常给孩子们添置新衣,一套棉衣上百元,一双鞋30多元,一顶帽子10多元,而他和弟弟已多年没穿过新衣,甚至,大冬天,还穿着单薄的衣服。

“答应过大哥,就一定要照顾好年幼的侄子和侄女。”宋俊发说,弟弟宋俊强也于去年离校回家了。当下,白天主要由弟弟照看两个小孩子;晚上等收了工,再由他接手。“还好,两个孩子也比较乖。大侄女已经上幼儿园了,平时都是自己上下学。小侄子晚上有点闹,但只要我一抱着,就不哭了。”说起这些,宋俊发欣慰地笑了。

言谈中,宋俊发告诉记者,在家打临工不是长久之计,待家里安顿好了,他和弟弟计划由一个人出门打工,以养活这个家,抚养好这一双年幼的侄子侄女。

传递温暖 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

   命运无情,人间有爱。一些爱心人士在得知宋俊发家的情况后,相继伸出援助之手。

日前,阜阳爱心亲子园高塘店店长李

新闻推荐

乡村网上购销热

本报通讯员 李强/文 刘子奎/摄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