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二五以来阜阳市认真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依托农业资源

阜阳日报 2015-12-28 07:30 大字

“十二五”以来,阜阳市认真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手段,以规模经营为基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加快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强化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着力提升组织领导工作能力,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开创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548.1万吨,比2010年增加55万吨,增长11%,实现“九连增、十一连丰”,连续7年超百亿斤。蔬菜总产620万吨,比2010年增加230万吨,增长60%。水产品产量10万吨,比2010年增加1.3万吨,增长15.3%。

——农业产业化发展跃上新台阶。2014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8家,比2010年的21家增加了37家,年均增长9家,位居全省第7,在皖北六市排名第2。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631.9亿元,比2010年增加447亿元,增长2.4倍,年均增速居全省首位,总量在全省排序从第7提高到第6,在皖北位居第3。

——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2014年全市经济作物总面积453.3万亩,经济作物比例达23.2%,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蔬菜瓜果、中药材、花卉苗木、果木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83.3万亩,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84.6%,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农作物设施栽培面积达73.58万亩,占比21.83%,其中蔬菜设施化率达到了31%,较2010年增长10个百分点。

——农业经营活力得到新增强。2014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48.8%,比2010年的10.6%提高了38.2个百分点,年均增幅46%,流转率位居全省第5,在皖北六市中居首位。2014年农民合作社发展到6725家,比2010年的1403家增加了5322家,年均增长48%,数量位居全省第2位,皖北六市第2位。2014年家庭农场达到2044家,与上年相比增长了236%,数量在全省排序从2013年的第6位升至第3位,在皖北六市排名第2。

——农业经营效益得到新提高。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535.1亿元,比2010年增加165.4亿元,增长44.7%,2014年农业增加值289.4亿元,比2010年增加80.8亿元,增长38.7%。2014年农业总产值与增加值增幅双双跃居全省第三。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新增长。2014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13元,比2010年增加4026元,增长近1倍,年均增长18%,增速位居全省第1。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以推进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市委、市政府坚持宣传引导和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和行政推动“两个结合”,依法、自愿、有偿“三个原则”,干部、大户、能人、返乡大学生、农民合作社、工商企业“六个带头”,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3万亩,土地流转总面积达483万亩,比上年增长15%,土地流转率达到56.2%。全市5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17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6%。其中:50-100亩经营面积的有4326户,流转土地26.6万亩;100-500亩经营面积的有4860户,流转土地91.2万亩;500-1000亩经营面积的有417户,流转土地28万亩;1000亩以上经营面积的有162户,流转土地30.5万亩,先后涌现出葛浩新、徐淙祥、范恒进等一批规模逾万亩的经营大户。土地流转呈现出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面积规模化的特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流入土地的主力军,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增效。

(二)坚持稳粮促增收并重,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不减少,巩固百亿江淮粮仓地位;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依靠市场提高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出路。一是提高粮食单产,稳定总产。组织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和推广粮食绿色增长模式,2015年全市27个农业部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实收单产达到618公斤,较全市平均单产提高32.6%。6个整建制乡镇小麦平均产量达到568.6公斤,较全市小麦平均产量增加82.3公斤,增幅16.9%;较上年6个乡镇小麦平均单产增产21.7公斤,增幅4%。全市49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包括整建制)有27个实测平均单产超过600公斤,其中有6个万亩示范片超过650公斤,2个示范片超过700公斤。自2015年夏种开始阜阳市启动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全市39个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点攻关成效显著,玉米单产均超过600公斤,水稻单产超过650公斤,大豆单产超过200公斤,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并示范带动了周边粮食的绿色增产,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按照“近郊都市农业、中郊优势农业、远郊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化产业规划引导,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阜城及县城周边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花卉和观光、旅游、休闲农业,规划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和休闲农业示范点,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2014年全市经济作物总面积453.3万亩,经济作物比例达23.2%,初步形成了特色粮油、蔬菜瓜果、中药材、水果、花卉苗木、蚕桑杞柳、经济林木、畜牧水产为重点的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三是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各地发挥当地资源、基础、生态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苗集晚秋黄梨、黄冈柳编、会龙辣椒、食用菌、沿淮低洼地水产养殖、临泉县范兴集蔬菜、太和县李兴桔梗、颍泉区闻集草莓等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区30多个。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全市已发展一村一品村镇289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4个、省级特色专业村镇34个、市级特色专业村镇201个。

(三)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导向,切实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由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转变。一是着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每年兑现财政奖补资金近千万元;加强银企对接,2014年解决龙头企业发展贷款64亿元。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3500个,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65家,省级龙头企业5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33家。二是着力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坚持把财政贴息、银行贷款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目前,全市粮食就地加工转换率达到60.6%,畜禽就地加工转化率均在90%以上,食品工业成为阜阳第一大产业。我们既着力培育“大工厂”,也注重发展“小作坊”,以阿龙富硒馒头、洪胡子枕头馍为代表的一批“小作坊”,呈铺天盖地之势快速成长。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化集群发展。积极申报国家、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加大对产业化集群支持力度,颍上稻米加工、颍东食品加工、临泉脱水蔬菜加工、阜南柳编加工、界首棉花和肉类加工、太和面粉中药材加工等10大加工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其中50亿元以上加工集群3个,5亿元至50亿元加工集群7个,规模企业数达295个。四是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达748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0%,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32个。阜阳京九丝绸有限公司和安徽三泰面粉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分别在颍上、阜南等地建立蚕桑基地1万多亩,在太和建立绿色小麦原料基地20万亩,既保障了优质原料供应,又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同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由简单的买卖关系向订单、合同、合作制、股份制等规范的契约关系转变,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四)坚持以提高组织化水平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出台扶持意见,从财政支持、金融保险服务、项目支撑、人才支持、教育培训、用地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今年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1714家,较上年增长25.5%,农民合作社总数达8439家。新注册家庭农场2090家,比上年增长102%,家庭农场总数达4134家。依据产业特征分类指导,积极成立粮食、蔬菜、畜牧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联合体,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类联合体60余家。二是加强服务保障。贯彻落实省《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了农业科技、农机装备、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金融、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供应、农民教育培训等八大服务体系,明确了每个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服务载体和服务措施。三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开展“走出去”培训活动,2014年以来在江苏宿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地举办了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班,累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1000余人。开展以“引进来”培训活动,聘请农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专家,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全市累计培训2万多人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有了新的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五)坚持以提高科技水平为支撑,努力提升现代农业内生动力。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一是加强基础科研。全市科研机构承担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近40项,省级20项。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皖北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训新型农民40多万人次,参训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完成全市157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任务,基层农技推广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四是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科技服务。每年组织农技员1680人,重点推广粮食高产创建、特色高效农作物栽培、设施农业栽培、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结合、良种繁育等农业技术。在全省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情况电话抽查中,阜阳市农技人员入户率和农民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五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全市智慧农业建设方案设计工作;完成5个省级小麦“四情”监测点建设,7个省级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组织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知识与应用培训活动,促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4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5亿元。六是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目前,全市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29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2家。

(六)坚持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科技支撑、投资保障、主体建设、产业主导、政府推进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省现代农业示范区7个。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要求,全市编制了8个省级、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二是坚持多元投入。通过财政、招商引资、金融信贷,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投资42.4亿元,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建设总投入26.9亿元,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建设金投入15.5亿元,有效支撑了示范区建设。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电、路、渠、林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占示范区耕地面积的59.5%,比区外高18个百分点。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2.3%、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分别比区外高4.6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样板和标杆。三是坚持机制创新。示范区内土地流转率达到60%,农民参加合作社的比重达到45%,示范区内以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为主,全部实现了定单生产。四是坚持富民优先。目前示范区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示范区高出30%,辐射区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

(七)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2015年全市新增市级农产品标准化基地10个,全市累计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蔬菜标准园、水产示范场)19个、省级58个、市级101个,标准化基地创建面积达270万亩。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全市新增认证“三品一标”15个,“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203个,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四位一体”的认证格局。二是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管、检测体系初步健全。市、县农业部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全市166个农业乡镇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7个县级检测中心、114个乡镇检测室。初步建成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日常监管不断加强。今年上半年开展蔬菜基地例行监测采样345个,合格率100%;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农业执法部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6012人次,检查市场1361个次,检查企业、经营户7968个次,共抽检农资产品881组,已出检出报告698个,检出不合格产品16个,共立案各类违法案件70件,查获假劣等违规种子、农药、肥料34763公斤,货值11.96万元;加强重大节日、农产品重要生产时段质量安全监管,今年上半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督查4次,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以标准化基地为平台,实施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油工程发展循环农业。目前,全市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田管、统一品牌、分户生产。2015年全市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600万亩次,专业化防控480万亩次、绿色防控面积50万亩,农药使用量较前三年均值减少12%。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1507万亩次,推广配方肥35.5万吨,节肥0.76万吨。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午秋季农作物秸秆总量约698.42万吨,可收集量573.82万吨,综合利用约539.89万吨,利用率达94%。其中秸秆还田464.01万吨,约占综合利用率的86%,大大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大力发展沿淮适应性农业。沿淮各县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把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循环起来,走出了一条适应性循环农业的新路子。利用沿淮

新闻推荐

颍州区三河中心校课间体育活动让校园充满生机教师课堂

本报记者 郭晓林/文 郭海洋/摄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