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吊瓜种出新花样李俊坤实施立体间作套种,并进军瓜子加工,提升综合效益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11-17 09:18 大字

[摘要]李俊坤实施立体间作套种,并进军瓜子加工,提升综合效益

原本在村民眼中,一个小小不起眼的小吊瓜,每亩地居然能创造4000元的收入,加上套种的小麦、大豆、桔梗、萝卜、夏红薯、马铃薯、林下养鸡,亩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若不是在临泉县杨桥镇郭沟村大李庄亲眼所见,笔者根本不会相信这是事实。

慧眼瞄上小吊瓜

李庄村村民李俊坤今年47岁,从事南瓜子收购销售20多年,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哪里的南瓜子饱满、啥时候上市,他如数家珍。在多年的收购、分拣、出售南瓜子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丰厚回报,而且对各地瓜子的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潜力了如指掌。

2013年,李俊坤得知绍兴市农科院利用生物和传统育种技术,选育出籽粒粗大的 “越蒌二号”吊瓜新品种,并以新品吊瓜子“嗑”开大市场的报道后,立即前往考察,并决定引进种植。

这种吊瓜,俗名“栝楼”,又叫药瓜,学名“越蒌二号”,其籽除药用外,主要是食用,是瓜子界中的极品,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经炒制加工后,味道清香独特,是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颇受市场青睐。李俊坤引进种植,看中的就是这点。

几年前,李俊坤曾引进种植过吊瓜,因当时的品种产量低、瓜子小,炒制后不易嗑、经济效益低下等而失败。吊瓜新品种上市后,李俊坤抓住机遇,今年春夏两季流转了480亩土地,每亩投资近4000万元,以20元一颗的价格购回“越蒌二号”吊瓜种苗,开始大面积种植。

“这次,我带头大面积种植‘越蒌二号\’吊瓜新品种,是要让周围群众亲眼看看,种一亩吊瓜的经济收入,可以抵得上传统种植粮食的5倍以上。 ”李俊坤告诉笔者。因为前几年引进的吊瓜收益低,如果这次直接让村民种的话,他们恐怕不相信;所以,自己宁愿放下手里的南瓜子生意,也要把这件事做起来。

亩均收入破万元

笔者发现,种吊瓜像种葡萄一样,用水泥型条、钢丝搭架,藤蔓、果实伸展生长在距地面约2米高的架子上。李俊坤巧妙利用有效空间,实施立体间作套种,最大限度增加土地产出。麦收后吊瓜进入盛长期,利用春季栽植一茬马铃薯,麦收前收获上市;到农历7月开始在林下养殖大红公鸡,这时午季还田的小麦秸秆滋生的大量蟋蟀、林间杂草成为鸡的美食。鸡粪又是最好的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可谓一举两得。

据了解,“越蒌二号”吊瓜属多年生植物,栽植一次可连续收获6至7年,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第一年单产瓜子200斤左右,第二年进入盛果期,每亩可收瓜子400至450斤。“目前,每市斤收购价格20元,按平均亩产300斤算,每亩地可收入6000元左右。 ”李俊坤告诉笔者,春季套种一茬马铃薯,每亩收4000斤,按每斤5毛钱算,可卖2000元;秋季林下每亩散养50只红公鸡,赶上农历八月十五上市,这种天然不喂饲料的原生态家鸡,一只能卖80到100元,仅养鸡一项,每亩至少可收入3000元以上。 “这种空中、地上、地下间作套种模式,每亩毛收入累计可突破万元。 ”

瓜子加工提高附加值

“你看,这是政府刚给我划拨的5亩建设用地,我计划投资400万元,建一个瓜子深加工厂。 ”看着正在建设围墙和厂房的工地,李俊坤说,他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带动周边的村民大规模种植吊瓜,让更多的村民从中受益。

据李俊坤介绍,目前“越蒌二号”瓜子直接出售每市斤20元,通过炒制深加工进入大型超市、连锁店销售,价格可以翻倍。

为尽快扩大种植面积,带领更多村民致富,李俊坤组建了临泉县坤泰吊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向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提供 “越蒌二号”吊瓜种苗及栽培技术。

(刘子奎)

新闻推荐

病人走失 车站相助

本报讯(通讯员 王喜玲 记者 安耀武)近日,家住临泉县吕寨镇陈老庄的精神病人刘某走失,幸亏阜阳汽车站员工及时提供线索,她才安然无恙地被亲人接回家。7月5日下午,阜阳汽车站安全员李东亮看到一位中...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