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防溺水安全教育 要做到入脑入心

阜阳日报 2015-08-05 08:40 大字

[摘要]冯启俊

正值假期,持续高温天气开始“烤验”中小学生的安全防线。7月31日,临泉县陶老乡祝营村发生一起惨剧,5个孩子在村子东头的取土坑中溺亡。溺水事故频发,固然有难以对孩子时刻看护的客观原因,但也说明我们的安全防范在一些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早晨离家结伴出玩,到中午13点30分左右村民发现取土坑的鞋而呼人搜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已无法还原。从报道中看,一些细节值得注意:5个孩子被打捞上岸时衣着完整,不像下河游泳的样子;岸上只有4双鞋,推测可能是5个孩子在坑边玩耍,一人不慎落水,其余4人下水救援,导致不幸发生。

5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走了,令人痛惜。但客观来说,对于预防中小学生暑期溺水,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教育部门可谓是年年讲,安全警钟也年年敲,各地也采取了不少手段,就拿上述这起事件来说,发生事故的取土坑周边,也设置了多块警示牌。可溺亡事故依旧频频发生,这背后的原因何在?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在一些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安全教育仍存在漏洞:不仅是家长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孩子们知道了不得私自下水游泳后,是否真正遵守了?是否知道了不能到深水边等危险区域玩耍?是否知道危险时的自救和正确的救人方法?比如不小心落水了该怎么办,发现有人溺水时怎么处理等。

每年暑假,教育部门都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防溺水教育,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等。但是这些信和责任书,家长是否认真看了并时刻对孩子耳提面命,孩子是否真正烙入脑中成为行为准则,则不得而知。

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教育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难以树立起安全意识,更别说内化为自觉行动了。须知,有关安全方面的部门文件和宣传,身处偏僻农村的居民不一定看得到,即使能看到,“六不”等单调文字或口头提醒,对危险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和触动,也很难引起家长和孩子的关注并引起重视。

每年阜阳市学生溺水死亡都占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位,究其原因,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发生在校外,孩子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家庭和社会的监护又不能无时无刻陪伴左右,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配合,完善各项监管和保护措施,一方面要做到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入脑入心,才能有效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安全不保,谈何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和有关政府部门都应把安全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做到逢节假日必讲,不厌其烦地反复讲,基层组织、学校节假日期间不妨挨家挨户上门送服务,安排教师进行防溺水专项家访,做到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弦;同时,要改变安全教育的方式,研究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方式,创新形式,让安全教育鲜活起来,使学生掌握防溺水基本知识与正确的救援方法,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从而让安全防护知识内化为孩子们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

新闻推荐

月日全省玉米苗情监测现场培训会在阜阳市举办来自全省

8月18日,全省玉米苗情监测现场培训会在阜阳市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县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图为当日上午,临泉县农技人员在该县杨桥镇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及高产创建核心示范...

临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