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依靠科技增产增收

阜阳日报 2015-08-24 08:36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任秉文

盛夏时节的玉米垄里又闷又热,可临泉县杨桥镇种植大户陈金还是带人携着农药一头钻了进去。在他看来,什么时节做什么农事,不仅是“不用学的庄稼活”,更是夺取丰产的秘密所在。用他的话说,“粮食高效益,关键靠科技”。

陈金原先在镇上经营农资店。前几年,卖了多年农药化肥的他,发现当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随大流”在刘大村流转了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并注册成立了临泉县陈金农作物专业合作社。

自以为对种庄稼“门清”,但一年下来,陈金却发现自己种植的小麦、玉米,无论是从产量上、还是质量上,和旁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科学种田才能产出高效益。”一次下乡调研中,临泉县农委工作人员给苦恼多时的陈金开出了一剂“药方”,鼓励他寻找农业专家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种田。

2010年开始,陈金在临泉县农委的牵头下,与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该校植物保护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小麦生产试验研究。在科技的带动下,陈金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粮食产量果然逐年增加。仅2013年合作社与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合作研发的“小麦灌浆中后期保叶增产集成技术”一项成果,就使小麦亩均增产65公斤,经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种田,有时候就是对哪一种病虫害什么时候施用什么样的药。”说起科技种田,陈金不无自豪地介绍,今年四五月份,当地很多农户的小麦田中都发生了病虫害,但是在专家的支招下,他提前打了一遍药,用的是苯甲丙环唑,药钱每亩不过十块钱,效果却出奇地好,“半个月都不用就能看出效果了,合作社内的小麦与隔壁田块一比,颜色明显不一样。”

陈金告诉记者,现在他流转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300多亩,得益于科技化的供种、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基本年年丰产。

陈金的科技种田效益,从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数量也可见一斑。据统计,截至目前,陈金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113人,辐射带动农户538户,每年可带动农户增收700余万元。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调整种植结构,但是我们的社员还坚持种粮食,为啥,就是科学种田丰收有保障。”陈金告诉记者,以前,社员们主要在机械播收等方面一致,但是现在采取了从供种到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包装销售的全部统一,这种科技含量高的“一条龙”模式使社员们普遍感受到了科学种田的魅力。以供种为例,这几年,合作社一直做良种繁育,现在,只要采用合作社统一供应的良种,粮食收购企业就会统一收购,既避免了“卖粮难”问题,又使社员们产出的粮食在价格上有了保障。

“都说庄稼活不用学,其实要学的真不少。”陈金说,今后,他还要在科学种田上继续下功夫,证明“种粮也挣钱”,同时,推广自己的种田经验,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月日临泉县举行年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提

8月21日,临泉县举行2015年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提高高危行业事故应对能力,消除安全隐患。图为演练现场。 &n...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