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父母不在家也能行

阜阳日报 2015-03-04 09:13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

春节过后,一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又踏上了返程之路,为人父母者留下子女和空荡荡的屋子,等待下一个春节再全家团聚。然而,对张翠翠来说,今年春节依然没等来与父母一起度过的机会。

临近开学,张翠翠从赵集镇回到阜南县城读书,像其他父母外出务工的学生一样,留守在远离家乡的学校。

只是爸妈不在身边

   今年17岁的张翠翠是阜南县一所中学的高一学生,父母常年在浙江务工,老家的房子不知有多久没打开过房门。“今年过年爸妈都没回来,他们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去浙江。”张翠翠委屈地说,这几年过年都在亲戚家,“还不如开学回学校,同学都在。”

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张翠翠说起春节没能见到父母而姗姗泪流,但她并不觉得有太多难过。“只是他们不在身边,平时还会打电话,暑假都能见到。”张翠翠一直认为,和那些有父母陪伴的同学相比,自己并没有缺少什么。

“身边许多同学爸妈都在外地,我和他们都一样嘛。”和张翠翠一样被留守的学生中,何路遥也有同样的感受。“自己在这上学快三年了,父母离得远,经常听不到唠叨了。”何路遥笑着说。

老家位于朱寨镇的何路遥是阜南县一名高三学生,今年春节他也没能与父母团聚。“高中以前都和父母在苏州生活学习,前几年高考还限制户籍就回来了。”在何路遥看来,独自留守在家乡虽有些无奈,“但不像别人一提到留守儿童、留守学生那样感觉很可怜。”

张翠翠也认为,没有人会刻意为自己加上“留守学生”的标签,“我们就是我们自己嘛。”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留守者

   2011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的王晓旋对“留守”也有自己的看法。王晓旋曾在大学期间与校学生会前往临泉县张新镇开展“三下乡”活动,并在张新镇中心校做了一次关于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有小学生和初中生,主要是了解这些学生对留守儿童的认识是什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并不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概念很模糊,70%左右的学生在‘你是留守儿童吗?\’这个问题中,选择‘不是\’。”

王晓旋介绍说,曾经的一些“留守儿童”现在有的与父母一起生活学习,有的可能和父母一样在外工作,“但他们都不觉得以前父母在外、自己在家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离开与被留守的关系。”

采访中,大部分父母在外务工的学生都认为,“留守”只是一种群体类型的统称。“这并不代表我们与其他父母陪伴的同龄人有什么本质区别。”何路遥解释道,留守学生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不希望人们还用怜悯的眼光看待留守。”

带有悲情色彩的留守标签

以往,留守儿童或留守学生常被认为缺少父母陪伴,问题少年层出不穷,心理健康引人关注的一类。当然,现在仍然有不少被留守的学生存在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但常被冠以“留守”的标签,“总觉得是强加上某种悲情色彩,才引起社会的关注。”王晓旋说。

阜南县曹集阜

新闻推荐

正值春耕生产大好时节颍淮大地上农民兄弟有的在浇水施

正值春耕生产大好时节,颍淮大地上,农民兄弟有的在浇水施肥,有的在覆膜保墒,有的在平整田地,到处可见火红的春耕生产场景。图为3月3日,临泉县庙岔镇庞庄村连片塑料温室大棚内,富群瓜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