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海——曲剧是我的生命
[摘要]本报记者 杨静文/文 郭海洋/摄
张守海在指导演员排练节目。
当记者来到位于阜城老北关的旧文化馆排练室时,张守海正带着业余演员排练新型曲剧《颖淮新风》。尽管已经61岁,但张守海仍功力不减,嬉笑怒骂间,把一出农村反对铺张浪费旧婚俗的曲剧演绎得活灵活现。张守海告诉记者,自己干了一辈子曲剧表演,曲剧艺术已融入了血液之中,“曲剧就是我的生命”。
从小苦练技艺
张守海祖籍河南省郸城县,1953年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自幼跟随父母学艺,11岁时进河南省洛阳戏曲学校,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争强好胜的决心,苦练基本功、毡子功、枪刀把子功,以及一系列戏曲程式化动作。1970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离校,考入临泉县梆剧团,从此踏上了戏曲艺术的人生道路。
“因为出生在戏曲之家,我从小就敬佩那些戏曲名家,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名角儿。所以,训练时非常刻苦,别人练三个小时,我就练六个小时。”张守海说,练功只是第一步,掌握发音和舞台表演技巧才是最难的。为练习唱腔和表演,他废寝忘食,反复练习,有时候一个发音会练到喉咙沙哑,一个动作会练到浑身瘫软。
“那时候,我经常往河南跑,主动与有名的豫剧表演者交朋友,观摩他们的表演,借鉴他们的唱腔,一呆就是好几天,学到别人的长处,再应用在自己的表演上。”张守海告诉记者,靠着刻苦练习,他二十岁出头就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舞台表演真实细腻,唱腔高亢激昂,成了剧团的骨干演员。1990年,他因业务突出,被调入阜阳地区曲剧团工作,参加排练和演出了许多大型古装戏和现代戏。
带领剧团创佳绩
在阜阳曲剧团工作期间,张守海在舞台上塑造了《逼上梁山》中的林冲、《七侠五义》中的白玉堂、《回龙传》中的王华、《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等众多人物形象。他在担任阜阳曲剧团团长期间编排的许多戏剧都获得大奖,在全省产生了影响力。
“近年来,几乎每一届省艺术节我们都会参加,每一届都会获得金奖。我对艺术的高要求,体现在对剧团的严要求上。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就要做最好的演出。”张守海说,1987年,他在剧团排练的《哥俩、姐俩、妯娌俩》中饰演的刘淮水一角,在首届安徽省艺术节中获得表演一等奖。1989年排练的《郑八怪联亲》、1994年排练的《扁鹊与蔡桓公》、1997年排练的《冤家·亲家》,2004年排练的《红灯·绿灯》都在省艺术节上获得了表演、编剧等各项大奖的金奖。在担任阜阳曲剧团团长期间,多次在省梆子戏、小戏、小品大赛中获得表演一等奖。《冤家·亲家》和《红灯·绿灯》还先后在1998年和2005年被省委宣传部授予“五个一工程”奖。剧团在1990和1999年两次选调进京,在首都舞台上演出,得到首都文化界的好评。
“能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多年来始终如一的严格质量管理”张守海说,“一出戏剧演出效果怎么样,剧本和导演固然重要,但演员的表演功力才是关键所在。好的表演能让一场戏升华到很高的高度。所以,那时候我对剧团所有人的演出要求都很严格。”
特别是当下,随着文化演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他更是要求每一位演员都能把角色演活演精,做不到的,就一点一点过,一丝也不能马虎。就这样,(出了演员的演技,也排出了精彩的演出。2011年,曲剧团排练的现代曲剧《王家坝》,在全省第九届艺术节上荣获多项大奖,把曲剧这种传统艺术提升到了现代高度。
市场化经营传承曲剧艺术生命
近年来,面对电影、电视等表演艺术形式的强势竞争,传统戏剧渐渐被人们忽略,阜阳曲剧作为地方小剧种,自然也受到很大冲击。为把这项传统艺术传承下去,为剧团找到出路,张守海带领剧团探索市场化经营道路,把曲剧表演融入各种商业演出当中。“进入21世纪,根据市场需求,阜阳市内的曲剧团、梆剧团等合并为阜阳市演艺有限公司。为做好经营,时任总经理的我,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张守海说,面对发展困境,他发动全团演职人员,人人想办法、个个出主意,找关系,托门路,献计献策,到处寻找表演商机,探索出下乡演出、行业演出、包场演出、组织演出、广场演出、送戏演出等多种演出方式。“我们与行业单位合作,与交警支队合作的《红灯·绿灯》,与市计生委合作的《五福临门》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守海说,十多年来,剧团仅“三下乡”演出就达千余场次,不但解决了剧团的生计,还宣传、发扬了曲剧艺术。
如今,张守海已经退休,现在安徽和谐传统文化研究院旗下的艺术团担任负责人,他要继续把曲剧艺术传承下去。张守海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排练的《颖淮新风》,演员都是非专业人员。我希望能继续发光发热,为更多的曲剧爱好者创造演出机会,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阜阳曲剧。”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李强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