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工挣钱 进城买房

阜阳日报 2014-10-16 21:05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文 郭海洋/摄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在阜城购房安居是他们的心愿。

10月13日,张连杰、孙英两口子一整天都窝在家里没出门,洗晒被褥、打扫卫生、搬挪旧家具……“家里的床还是结婚时买的,中间部分早都塌了。‘十一\’期间到汇鑫家居广场选了一张床、一个衣柜,家具店打电话说今天送货,俺俩就趁机把家里收拾一下。”孙英对记者说。

44岁的张连杰、41岁的孙英都是临泉县杨桥镇人,现在居住在颍东区幸福路安居花苑小区。张连杰憨厚老实、话语不多,孙英则快人快语、热情大方。张连杰现在是一个钢筋工包工头,一家人从临泉老家搬到颍东区已经有两三年时间了。

记者在孙英家参观时看到,这套房子位于临街四楼,三室两厅,约120平方米。屋子里窗明几净,收拾得干净整洁,处处透着家的温馨。

说起居住环境的变化,孙英一边洗着沙发套,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俺俩口都出生在农村,结婚后老张就随着村里人去工地干活,当钢筋工,俺就给工人们做饭。那时候,人年轻力气也大,就想着拼命干,以后能回家盖新房子。俺大冬天每天都要蒸几百个发面馍,手在冷水里泡得久了,都生了冻疮。”回忆起以前的经历,孙英有些感慨,眼睛也有些湿润,“那时候哪有家、哪有窝啊,工地搬到哪儿,俺一家人就住在哪儿。”

后来,张连杰开始承揽一些小工程,完成了从打工仔到小老板的转变,家庭条件也逐步好转,但挣来的钱往往又投到生意上。

“有一年老张在亳州接了几个工地的钢筋活,当时孩子刚刚出生,俺一家人就在当地租房子住。房子一个月租金80块钱,才10多平方米,床旁边就是炉子。”孙英说,当时家里穷得连拖把都没有,她就趁半夜到大街上,拣了一把商店丢在外边的破拖把,扛到家一边拖地一边哭起来。“想想天天给别人盖高楼,自己却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孩子也跟着受罪,心里很委屈。”孙英说。

由于不怕吃苦、做事认真,对待工人和善,张连杰的生意越来越好,承揽的工程遍布阜亳两地,家里也逐渐富裕起来。“眼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纪,不能带到身边到处跑了,我俩就寻思着得安个家了。”张连杰、孙英两口子一商议,老家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回老家盖房子已经没有意义,不如在阜城买套商品房,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好。后来,两人几经比较和选择,在颍东区幸福路安居花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颍东区的房子相对城区要便宜些,而且老张经常要往各县的工地跑,这里出城方便,这房子俺一家都挺满意。”孙英说,现在两个孩子一个在城效中学读初中,一个在阜阳十中读高中,学习成绩都不错。家里又买了两辆车,一辆五菱宏光面包车、一辆昌河小货车,老张专心跑生意,自己则留在家里做饭、收拾家务,日子过得很幸福。

与记者闲聊间,孙英订购的家具送上门了。经过送货师傅的安装,一张米色的韩式布艺大床、一个白色的五门开欧式衣柜稳稳当当地摆在了孙英的卧室里,夫妻俩一会试试床垫是否舒适、一会又打开衣柜商量着怎么摆放衣物,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看着焕然一新的卧室,张连杰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住新楼房、买新家具,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媳妇跟俺过了不少苦日子,现在是该享受享受的时候了。”

新闻推荐

记者宋玉洁通讯员李丽霞市政协副主席张永侠

本报讯 (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李丽霞)10月31日,市政协副主席张永侠带领社会法制界别委员,到临泉县视察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张永侠一行先后来到临泉县庙岔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等地,通...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