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师的配镜人生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
任克敏在为顾客检查眼底。
视力一旦发生下降,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配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在眼镜店里,验光和配镜的准确程度完全取决于验光师的个人能力。今年48岁的任克敏是阜城颍上路新视敏眼镜店的店主,从业三十年来,他先后供职于临泉奥马眼镜店和西安吴良才眼镜店,验光配镜的经验十分丰富。
配了几十年眼镜
1984年,刚刚完成初中学业的任克敏就开始专业学习配镜,那时候的眼镜片基本上都是玻璃片,(镜时稍不留心就会划伤手指,而对于一个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选择一辈子从事这个行业,则真的需要耐心。
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三年学徒期里,他不但学会了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的全套配镜技巧,而且还成了眼镜店里最年轻的验光师。当时,一个农村出来的小伙子根本没有能力自己在县城开眼镜店。为了养活自己,他来到临泉县城最大的一家眼镜店——奥马眼镜店前身,做店员,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时间里,任克敏成了家,生养了两个儿子,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背负着巨大经济压力的任克敏决定离开临泉,到外面好好闯一闯。
“当时我一个人负责给临泉四家连锁眼镜店配镜,哪里有顾客就往哪里去,一个月下来能挣两千多元。”他说。在2004年前后,一个月两千多元工资,在临泉县城已经不低了。这时,西安吴良才眼镜店向他发出了邀请,以每月5000元的高薪聘请他做高级验光师。
在西安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任克敏靠精准的配镜技术赢得了顾客和店主的好评。
人到四十创业忙
由于西安这家老字号眼镜店生意很忙,任克敏一年才能回一次家,眼瞅着两个儿子马上就要读高中了,他毅然放弃了这份工作,决定回阜阳开一家自己的眼镜店。他说:“在店里打一辈子工,到头来还是一个伙计,我有的是技术,完全可以自己开店。”
2006年11月,任克敏在莲池菜市场附近租了一间门面房,专业经营各种框架眼镜,接着他又到南京新月视光学校通过考试拿到了高级验光师的从业资格证。
任克敏的眼镜店不大,生意却不错。由于这里靠近学校,学生群体是店里的常客,来这里配镜的有二中、十五中和红旗中学的中学生,也有阜阳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相比较而言,任克敏配的眼镜不但度数准,价格也比别的地方优惠。
辛苦工作为孩子
眼镜店开业八年来,早上7点开门,晚上10点休息,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关门。任克敏说,一年四五万元房租,如果哪天没有营业额,一家人的开支就没有着落。
“眼镜店跟理发店一样,装修得不好顾客就少,为了生意,去年我又装修了一次。”任克敏说。去年8月份,他又花了六万多元对眼镜店进行第三次装修,一年二十万元营业额,单是房租一项就得花去1/4,如果把装修成本算进去,利润就更低。
任克敏的大儿子今年22岁,在开发区一家4S店做销售经理;小儿子19岁,正在一职高读书。由于两个孩子都接近恋爱结婚的年龄,给他们买房成了夫妻俩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这些年,任克敏和爱人一直住在店里的验光室里,这里有一张一米宽的折叠床,晚上撑,早上收,被子就放在柜台下面的柜子里。相对来说,孩子们的住宿条件稍微好一点,他们的卧室在验光室上面的一间木板楼上,不过上下楼需要使用没有扶手的简易木梯,看起来总显得不太方便。
“租房子的话一年需要万把块钱,我们一家人在这里凑合一下,开支就小得多。”任克敏说。由于开支小,新视敏眼镜店的配镜价格自然就比其他店低,生意也就比较好做。任克敏说,这几年手里紧,等再过几年攒到钱了,才能考虑为儿子买房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刘子奎
临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