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收集老物件 办起民俗馆

阜阳日报 2013-12-10 21:16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李方达文/摄

李文献说,舍不得让老物件在广大农村沉没消失。

在阜临公路,经过临泉县牛庄乡时,路边一个近10米高的门楼,特别引人关注。走近仔细一看,你还会发现这个门楼的独特之处:全部由石(、石碾盘、石磙堆砌而成。这新颖而又有些古朴气质的门楼上还刻着一排字:姜尚民俗博物馆。

满院老物件

   “这些石(都是我在旁边农村收的,过来看看,这边院子里更多呢。”正观察时,门楼旁边一座温泉度假村的老板李文献走过来,邀请记者到院子里看看。看到铺在地上的、垒在墙边的、大大小小薄厚不一的满院石(,记者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李文献笑着对记者说:“到屋里看看,你会更吃惊。”

走到一间类似仓库的大房间前,李文献打开卷闸门,记者看到了一屋子年代久远的老物件。放在最门口的是三块刻着二龙戏珠和“圣旨”二字的石碑;往里,中间一侧是几个块头较大的车子,看上去很像古装剧中的战车;右侧一排是各种造型的木椅子;左侧是木耧、铁犁等农用工具以及瓶瓶罐罐等器皿;最里面放着一张古代木床,床体上有精雕细琢的花纹,更多的是记者不认识、也无法描述的老物件。

“这是太平车,是以前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一个生产队能有一辆太平车可不得了。”拍着一辆木车,李文献笑着对记者说,他小时候看到大人拉太平车,非常羡慕,想在车边缘坐一下都不行。

“这是木屐子,以前,农村一下雨都是泥,农民也没有胶鞋,就穿这个。”拿起两个类似“迷你小板凳”的木质工具,李文献特意向记者说明。

“这是织布用的梭子、这是五升斗、这是鱼篓子……”说起这些已淡出历史的老物件,李文献就特别有精神。

承载怀旧情

   “我之前也没有想过去搜集这些东西。”去年年底,原本做建材生意的李文献突发奇想,想用农村的石(来铺路,“以前农村用的石(都能传好几代人,样子好看、质量也好,用来铺路,应该比现代化的建筑材料还要好。原来农村有很多石(,现在都不用了,再等等,可能人都不知道啥是石(了。”

舍不得让石(在广大农村沉没消失,李文献便组织人到各村去收,从今年春节后到现在,李文献带着工人跑遍了临泉、界首,总共跑了500多个村庄,收集了这满院子的石(。其中有些石(是从清道光、光绪年间传下来的,上面还保留着年代刻字。

在收石(的过程中,李文献发现不少村民家里还放着其他老物件。“有的木椅子、条几等家具还在用,有的就扔在院子里风吹雨淋。”看着这些不被重视的老物件,李文献就想把它们收起来、保护起来,而很多村民不知道如何处理,也愿意把家里的老物件卖给李文献,于是便有了这满院、满屋的东西。

  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我舍不得这些老物件,是因为它们原来都是农村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贝。”54岁的李文献对记者说,经历过有这些老物件陪伴的日子,他更懂得珍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之前吃的面,都是用石(一点一点(出来的,吃白面馍都是奢侈。”直到现在,尽管家庭富裕了,李文献都不舍得浪费一点。“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吃穿不愁,不知道好日子怎么来的。”李文献觉得,应该让年轻一代人知道这些老物件,了解过去,珍惜当下。

“从收到这些老物件的时候,我就想着邀请附近学校的学生来参观。”眼下,李文献正在筹备建民俗博物馆,“这一院子、一屋子东西,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已经没用了,只有让年轻人都参观、了解,它们才有价值。”接下来,李文献还要请专业人士帮忙,在每件物品上注明解说,把民俗博物馆办得有模有样。有学生来参观时,还要请村里的老人亲自演示这些东西怎么用,让他们对过去有直观的了解,让民俗博物馆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推荐

档案馆里保存的不只是一堆故纸在泛黄的纸张里还隐藏着

本报记者 邓翔 本报通讯员 胡天生 韩红梅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