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纯真的理想引领着上世纪年代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已经岁

阜阳日报 2013-05-02 11:29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杨静文 见习记者 牛真子

纯真的理想,引领着上世纪60年代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已经70岁的李秀真老人仍难以忘怀当年在农村和孩子们相处的情形:“我们那时根本没有多想,觉得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1943年,李秀真出生于临泉县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家境还算不错,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父母的影响下,李秀真立志要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60年,17岁的她从当时的阜阳幼师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临泉县滑集镇小学教书。

“五十年代的时候,国家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教育事业刚刚兴起,我觉得能成为一名老师是特别自豪的事情,父母也挺支持我,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农村教书。”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李秀真放弃了城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了农村。

“那时一个月的工资是30块钱,买什么都得要票,口粮少,白面更是稀罕物,每人只能分到一点点,常常是将红薯面掺进去吃,省着吃倒也能够填饱肚子,这在那个年代也算不错了。村里也有下放的知青,年轻人常常在一起,大家都相互照应、周济着,也不觉得日子过得有多艰难。”李秀真告诉记者。

谈到教书的情况,老人一下子兴奋了起来:“那时还是复式教学模式,我那个班有三、四两个年级,二十来个学生,我教他们数学。这边给三年级上半小时的课,让他们看看书,做几个算术题目,接着再给四年级上课。教学效果肯定不怎么好,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也只有采用这种方式了。现在想想,这样上课也蛮有意思的。”

“说是上学,其实那时候的孩子们特别轻松!家长把孩子送来上学并没太高要求,不过让孩子认些字,能算账,不做个‘睁眼瞎\’就行了。所以,虽然上学的不少,但能把小学完完整整读下去的,却并不是很多。那时候的小孩子没有作业,放学后就跑得没个影儿了。我那时也不大,还像个小姑娘一样爱玩爱闹。因为喜欢唱歌跳舞,我得空的时候就教孩子们唱歌,自己还能编些歌谣,孩子们走到哪就唱到哪。有时候,我还带着村里的年轻姑娘们排练些文娱节目,虽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啥的,但我们的娱乐生活也挺丰富啊!”一边回忆,一边用手比划,李秀真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在农村当了7年教师,李秀真又被调回到县里,在供销社当会计。但直到今天,她也难以忘怀当年在农村和孩子们相处的情形。

新闻推荐

乡镇幼儿园 期盼多投入

见习记者 牛真子文/摄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