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非 非常道水墨画

阜阳日报 2013-05-30 21:22 大字

[摘要]见习记者 牛真子

王非,1964年出生于临泉,1986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王非在艺术思考和创新中,绘画成就获得学术界的一致好评。目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担任教职。代表作品有《境像天庭》、《花开此处》系列、《虚壳》系列等。

没有夸张的造型和前卫的打扮,儒雅而帅气,表面看起来,王非更像普通的教师。然而,如果欣赏看他的画作,会被那天马行空的想象、超越时代的思想给震撼。作为当代中国新水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着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游子心中“无根的漂泊”

5月22日至5月30日,王非的八十余幅作品在合肥市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展出,开幕那天,他见到了从临泉老家赶来的朋友,兴致很高。

1964年,王非出生于临泉县,1990年,他只身去了北京。“很久没回老家了,很多事也渐渐淡忘,可是,我却永远记得村子里的那条小河,那棵老树,夏季的蝉鸣和蛙声,还有我想念的父老乡亲们。”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他说话中依然带着皖北口音。

这些记忆,给王非的画笼罩上一层淡淡的乡愁,他的《花开此处》系列画作,表现的正是游子心中“无根的漂泊”。漂泊在空中无根的古树,色彩艳丽的繁茂花朵,有着怅惘眼神的现代女孩,充斥其中。“90年代,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那时,我第一次坐火车从临泉来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我亲身体会到传统和现代发生强烈的碰撞以及自己内心深深的孤独感。”王非告诉记者,他的这一系列画作正是自己以大都市中的“外乡人”身份思考的结果。

心中充满问题的人

1986年,王非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在临泉县一所中学任教。“他不是中规中矩地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随心所欲地画。而他自己,虽然也画传统山水,但更喜欢画一些比较怪异的事物,表现手法大胆。”一位临泉籍画家告诉记者:“王非善于思考,那时就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想法。”

采访中,王非对记者说:“我是个充满问题的人。”诚如王非所言,带着问题生活,带着问题创作,问题决定人的品质。品读他的作品,不妨从问题开始。

人潮隆起,稠密繁复,一堆砌起一堆,擦肩接踵却不关福祉;人群在争涌,窜跳,絮聒不休却不闻倾听……几乎每个人看到王非的这幅高3米、宽8米的“新水墨”代表作《境像天庭》,都会被震撼。“这幅画构思一年多,2008年才全部画完。其中,有我多年来的困惑。”王非说。

对于“新水墨”,王非有自己的理解:“顾名思义,‘新水墨\’是相对于传统水墨而言,在传统材料宣纸、墨、毛笔等基础之上注入新的思考和时代特征,并在传统意义上拓展表现空间,‘新\’是一种思维方式,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及价值转变,笔墨就成了人类精神的缩影。借助笔墨,我试图回答当下的一些问题。”

闯出自己的艺术之路

就这样,王非在不断地思考和创新中,艺术成就获得学术界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他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担任教职。王非告诉记者:“如果说成功,都是被逼的,个性加喜欢,使我一直向前走。画家就是凭手艺吃饭,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靠的是感悟和胆识,加上方法。看准未来,找准自己,然后切入,认真实施。”王非说。

王非是个勇敢的人,做了很多“第一”的事。1997年开始做当代艺术家丛书,1999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的艺术杂志——《艺术状态》,这在当时还没有人去做。“开始赔了不少钱,七八年后就不赔钱了,我又不做了,专心画画。我就是这样,别人不愿意做的,对我来说就是机会,我就去做,我不赶时尚,尽量减少竞争对手。”王非说。

正因为有了这种紧迫感,在艺术上他执著探索着。90年代初,他刚来北京,喜欢根据神话故事、民间传奇来创作,综合中西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寻求突破;1996年左右,他的创作开始注意更加个人化的内容,同时也关注带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开始审视艺术家所生存的环境;2001年,创作出《虚壳》系列,是王非对人的异化问题深思熟虑的结果。如今,他的思考已经更加成熟了。

参加王非这次画展的一位朋友说:“王非的画,真是一年比一年画得好!”而王非也坦言:“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铺垫,艺术家最顶峰的时候往往在中年以后,我是执著的人,就是要朝着那个顶峰冲刺。”

新闻推荐

全市各地积极开展“三夏”工作

本报记者 杨静文 李方达 通讯员 杨阳 郝家龙 武艳 马峰 张浩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