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要让他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临泉流浪母亲来肥为脑瘫儿子办理志愿捐献遗体手续 记者 祁琳 刘海泉 /文 黄洋洋/图

市场星报 2012-03-27 03:13 大字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带着4岁的三儿子和18岁的脑瘫大儿子,到处流浪;虽然她不识字,却深知“大爱”。昨日,在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来了一名特殊的捐献者,她就是来自临泉县农村的李梅影,为脑瘫儿子办理志愿捐献遗体手续。

母爱无边 照顾脑瘫儿18年不离不弃

昨日下午,在接受站,记者见到了李大姐及她的两个儿子,她显得很疲惫。大儿子小州蜷缩在轮椅上,看上去并不像18岁的少年,很瘦小。“来合肥两天了,晚上就睡在医院的门诊大厅里。”

李大姐告诉记者,16年前她与丈夫离了婚:“当时小州才2岁,生下来的时候就这样,因为这个事情,我与丈夫经常吵架,他总说要放弃孩子,可我不愿意。”离婚后,丈夫带走了当时只有4个月大的二儿子,“没办法,我只有带着小州去了广东,开始了流浪。”

2006年,前夫再次找到了李大姐。但让李大姐伤心的是,复合以后的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同样,还是为了小州的事情,吵架不断,便又分开了。”在这段时间里,李大姐又有了三儿子。

说起这些年的生活,李大姐便泣不成声。“在广州的时候,住的是简易工棚,刮台风,一下就掀掉了屋顶,我只能抱着孩子,挤在废墟下面,熬到天亮。”

有时,李大姐觉得很对不住孩子,有一次,李大姐发着高烧,小州饿得直哭,“我自己坚持爬起来,但是头好晕,一下子倒在了地上,看着孩子直哭,我也只能哭。”

大爱无言 主动捐献病儿器官奉献社会

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是李大姐一直有个信念,“我不会放弃小州的,无论生活如何糟糕,我也不愿意抛弃他。”

支撑着李大姐的还有好心人的帮助与支持。去年,李大姐带着小州坐火车从杭州回老家,坐的是硬座,同行的有一位40多岁的大姐得知了她的情况后,便要为他们补卧铺票,后来票虽没补上,却给了李大姐500元。

为回报好心人的关爱,2011年的一天,李影梅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把大儿子的肾捐给社会上需要的人。

在得知省红十字会的联系方式后,她便来到了合肥。记者了解到,李大姐捐儿肾的想法,一开始便遭到了接受站医生的拒绝。

“她来的时候,对捐献不是太懂,以为捐了肾,不影响孩子生活。实际上,活体捐肾,目前仅限于直系亲属之间移植。”接受站站长傅杰告诉记者,只能为小州做遗体捐献登记手续。“等今后具备条件了,捐出的器官,再在非直系亲属之间移植。”

“后来,李大姐一听说儿子的肾不能捐,她就提出捐自己的肾,我同样拒绝了。”傅杰告诉记者,“我们告诉她,你一旦身体有什么问题,两个儿子怎么办,所以她最终也打消了这个想法。”

随后,记者在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看到有“同意全部捐献遗体及有用的器官”的字样,作为小州的法定监护人,李大姐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对话 让儿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者:你为什么要捐献儿子的器官?

李大姐:好心人帮我这么多,我本意就是想把小州的肾捐出去,给社会上那些需要的人。

记者:你家里也很贫困,这次捐献是无偿的吗?

李大姐:是的。

记者:你决定捐出儿子的器官时,身边的人是怎么看待的?

李大姐:也有人不理解。

记者:那你为什么要坚持?

李大姐:我这么做,可能对他(儿子)有些残忍,但这样却可以挽救一个正常的人,我想这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儿子也就成为一个有助于社会的人。

记者:今后,你带着两个孩子,有什么期望?

李大姐:想有个家安顿,我最大的心事就是老大,希望他能有饭吃,有地方住,一天天地过完一生。

(文中孩子名字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宝马车主忘关车窗保安风中苦等小时下午在九华山花

宝马车主忘关车窗 保安风中苦等1小时 9月13日下午,在九华山花台索道下站停车场,一名开着宝马车的男游客将车停好后忘关车窗。驾驶台上还能看到数张散放的纸币,保安吴亮发现后,在冷风中苦等了一个多...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