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店铺扎堆 生意难做——乡镇农资店生存状态调查之一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08-20 13:16 大字

[摘要]乡镇农资店生存状态调查之一

在国内农资销售体系中,乡镇农资店处于销售渠道的最末端,直接和千百万农户打交道。他们的生存环境到底如何?

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乡镇农资店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多,一个乡镇少则二三家,多则十余家农资经销商,然而农资市场的容量却是有限的,如何生存和发展,已是乡镇农资零售店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明光市张八岭镇白米山农场农资经销商朱正德告诉记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镇上只有农场和镇供销社办的两家农资商店,然而不到20年时间,现在镇上已有大大小小12家农资店,年销售额高的100多万元,少的不到30万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销商的销售利润也在下降,以往卖1吨化肥可以挣到100多元,现在只能挣到40元—50元。

黄山市杞梓里镇齐武村的汪立法做农资生意也有20年了,他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二十年前,镇上只有一家经营农资的商店,而且是公家办的。现在他们一个村就有4、5家农资店。 “竞争压力太大,赚不到钱。”汪立法伤感地说,五年前,他一年卖20万元的农资产品可以赚到4万元,现在只能赚1万元。汪立法向记者坦言,他过两年准备转行,不再做农资生意了。

乡镇农资店周转资金的短缺已成为他们最头痛的事情之一,没有办法,不少农资店老板只有硬着头皮,靠民间借贷资金进行周转,利息从1分到2分不等。利息高了,经营成本就高,农资卖的价格就高,市场竞争力自然减弱。如果全靠借来的钱进货,再赊销出去,时间长了,农资经销商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朱正德在正常情况下年周转资金需要100来万,但自有资金只有30万,其余周转资金一部分靠上游批发商支持,另外就要以6厘到7厘的月利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贷了。 “现在上游供货商越来越要求现款现货了,我的周转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朱正德告诉记者,在销售旺季时资金跟不上,只得减少进货量。

李后友在临泉县高土广乡郭桥村经营一家徽商农家福农资连锁店,他向记者介绍,他的农资店在农忙时节常常面临季节性资金短缺问题,每到这个时候,不是跟亲戚借一些,就是向当地信用社贷款,经营压力很大。

实习生 杨安琪 本报记者喻寒松

新闻推荐

临泉农民种菜有补贴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临泉县把蔬菜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战略措施。该县财政对新建设施蔬菜连片种植50亩以上规模的,给予每亩100元补贴;对于新增露地蔬菜基地种植连片面积100亩以上规模的,给予每亩50元补贴;...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