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界首王楼 ●菏泽地名前世今生●
五界首王楼村,位于郓城县西南18千米处,属武安镇管辖,离武安镇政府驻地7.5千米,离京九铁路直线距离约100米。全村1700户,2820人,3405亩耕地。村东西长2千米,南北宽1.3千米,全村占地65万平方米。
全村地势平坦,华营河从村北流过,村四周有沟渠相连,水利条件优越,土壤为黏质,适宜种植粮食、蔬菜、水果。
全村共有22个姓氏,其中王姓占大部分人口。
据《郓城县志·县境全图》及《王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福胜、王福宽兄弟二人由河北省献县迁居此地建村。作为王楼村创始人,王氏兄弟二人被后人尊为始祖。王福胜的孙辈成人后,按照家族传统,长子长孙另立门户,东迁1.5千米,另建新村。两个村庄村民同宗同族,为称呼方便,遂将原来村庄命名为西王楼,新建村为东王楼,相比而言,东王楼荒地更多,位置更偏僻。
没料到的是,东王楼建村时间不长,就先后收到五个县下达的皇粮征缴通知。原来,该村村址正位于巨野、濮县(今鄄城)、郓城、曹州、曲阜五个县的边界。征收皇粮时,五县官吏们都认为该村隶属自己管辖。东王楼村百姓欲迁回西王楼老家,却得不到允许,最终每人缴纳了五份皇粮。
皇粮国税沉重的东王楼村,因此被戴上了“五县边界之首”的荣誉,村名也在清光绪年间更改为五界首王楼村。五个县的官吏们对五界首王楼村都有管辖权,老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当时人们流传有“宁走三岔口、不走五界首”。戏曲里的三岔口,是黑店盘踞、杀人越货、为非作歹的地方,人们走到三岔口,常常遭到抢劫,甚至丢掉性命。而在五界首王楼,即使是出了人命案子,官府也千方百计推诿扯皮、不管不问。
传说村里有口井,而这口井就是五个县的分界标志物。有一年冬天,井中发现一具死尸。人命关天,村人分别到五县县衙报案,结果五县县衙都不管。朝廷知晓后,责令五个县令全部到现场,当场确认归谁管辖。五个县的县令到达现场后,虽然围井而立,却是分别站在自家的地面上。等井中尸体捞上来后,放在了郓城县地面上,郓城县令一皱眉说:“把尸体翻个身再验尸。”结果,衙役们将尸体一滚身,翻到了濮州地面。郓城县令说了句:“此案不在郓城县界内,不属本县管辖。”说罢,上轿扬长而去。其他县令依此类推,先后离开。
五界首王楼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每次行政区划的变化中都有该村的影子。清末属于濮州,1928年隶属郓城县六区鸡鸣乡,1940年归郓南县三区,1942年归郓鄄巨菏办事处,1943年属临泽县,1944年属郓巨县,1946年改属郓城六区,1952年属郓城九区,1958年初隶属五界首王楼乡,同年秋建五界首王楼大队,归属陈坡公社。1984年设五界首乡,为乡政府驻地,并成立五界首王楼村民委员会。2001年初撤乡并镇,归属武安镇。
历经星移斗转,风云变幻,五界首王楼的村名从未改变。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是,大家都严守祖训,老实做人,忠厚传家。生活再困苦,从没人当小偷强盗。形势再严峻,从无人做汉奸恶霸。
如今的五界首王楼村,村内机器隆隆,农业连年丰收,学校书声琅琅,街道洁净整洁,处处繁花似锦,村民们过上了富裕安定的幸福生活。魏建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1日,安徽省大部天气阴沉,部分地区有小雨。来自气象部门的数据表明,进入4月份以来,由于阴雨寡照、阳光缺席,安徽省大...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