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突发耳聋 工作却一次未停 孙敬武:用医术让人重获新“声”,用仁心待病人如同家人

江淮晨报 2019-08-12 08:31 大字

晨报讯 他是安徽省最早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每年,他都让数百位病人重获新“声”;两次突发耳聋,他的门诊一次也没有停过……8月11日,江淮晨报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孙敬武,获得第三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系此次安徽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医务工作者。

安徽省最早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

孙敬武自1985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已从医30余载。1989年,孙敬武为一位病人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台手术让他成为安徽省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第一人。现如今,孙敬武每年都会给数百位病人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012年,他成为“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手术专家。由他牵头承担的国家先天性聋儿抢救项目——人工耳蜗植入,目前已让近3000名聋儿受益。

同时,孙敬武领衔开展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镜下眶减压术、鼻内窥镜下上颌骨次全切除;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良性肿瘤切除术等多项复杂的内镜外科手术,填补了省内空白。由他主持完成的众多课题,屡次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孙敬武先后获得首届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等荣誉称号。

始终将病人当做家人一样对待

对孙敬武来说,治病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让病友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界首市民郑先生做完切喉手术之后,无法说话,2年多的时间不出家门。孙敬武知情后,便带领科室同事开办食管发音班,帮助无喉人士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之后,郑先生在孙敬武的鼓励下参加了第一届食管发音班,如今,他一扫阴霾,不仅重返工作岗位,还成了食管发音班的老师。

孙敬武还通过多渠道,筹集各种资源关爱省内外的无喉病友,培训并指导省内外百余位无喉人士言语康复训练,鼓励喉癌病友们战胜病魔,重新走向社会。孙敬武始终将病人当做家人一样对待,对于一些贫困病友,他时常会自掏腰包给他们支付交通费等,还常从家中带来鸡蛋,为贫困的术后病友增强营养。

两次突发性耳聋门诊一次都没有停

“通常,他半天就要诊治七八十名患者。”孙敬武的同事表示,孙敬武每次出诊,省内外的各类疑难病患者都慕名而来。“只要他出诊,中午忙到1点,晚上看诊到8点都是常态。喝水、吃饭、甚至上厕所都要掐点。”每年,孙敬武都有很多台手术的工作,一台手术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八九个小时。

在这样的高压下,孙敬武先后两次出现了突发性耳聋。但好多病人冲着他来,他就利用下班的时间在病房进行吊水。孙敬武的突发性耳聋治疗了一年多才慢慢恢复,但是这期间,他的门诊一次都没有停,基本没有影响到病人看病。“多看一个患者就多解除一个患者的病痛,甚至就多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及家庭。”孙敬武说。

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高利萍: 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从罹患慢性肾衰竭、独自养育三个孩子的贫困户,到艰苦创业开办家庭农场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再到主动带动身边贫困户...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