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彩陶前门大街放异彩 ——销量位居“安徽非遗馆”第一,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本报记者 徐风光 实习生 程晓璐/文
通讯员 王冬雪/摄 40万元销售额!不到一年的时间,界首卢氏彩陶的彩陶制品和茶具在北京前门大街大放异彩,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让年届七旬的界首彩陶国家非遗传承人卢群山颇感欣慰。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卢群山带领一帮晚辈和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在纷扰中坚守,被誉为“东方神秀”的界首彩陶也在一个国家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中代代传承。 前门大街大放异彩 就连卢群山自己也没有料到,在1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前门大街,界首彩陶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去年6月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界首彩陶入驻了位于北京前门大街77号的“安徽非遗馆”。同界首彩陶一起入馆的还有宣纸、徽墨、歙砚、宣笔、阜阳剪纸、徽州木雕、芜湖铁画、徽派家具、船模以及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国家级、省级近20类产品。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安徽非遗馆总库存品种共400余种,销量居前三名的分别是卢群山的界首彩陶、张文年的宣笔和朱伟的徽州木雕制品。
“安徽非遗馆的设立,意在宣传安徽非遗文化、推广安徽非遗传承人、展示安徽非遗产品。”卢群山说,到北京参展的作品代表着界首彩陶的水平和安徽非遗的颜面,为了能让界首彩陶在北京大放异彩,他们精心挑选了彩陶精品参展,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卢群山介绍,后来看到界首彩陶很受欢迎,主办方还专门协调了场地,扩大了展卖面积。“目前,一层的展区都让给了界首彩陶,我们摆放了刀马人彩陶和茶具瓷器等产品,哪个品种卖得好,我们还会及时补货。”卢群山介绍,截至4月底,界首彩陶的销售额接近40万元。
卢群山说,相比经济效益,他们更注重参展的社会效益,“到北京前门大街展览咱们界首的彩陶作品,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看到并带回家,对于宣传界首彩陶和安徽非遗文化意义非凡。”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界首彩陶作品走出阜阳、走出安徽,让更多的人了解、观赏,这让卢群山感到很自豪。自从13岁接触彩陶烧制开始,卢群山从事彩陶烧制已有57个年头。
“我一生都在和彩陶打交道,它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卢群山说,多年来,烧制的彩陶精品荣获国内国际大奖,这更坚定了他传承彩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卢群山对传承有着深刻的认识。“传承是非遗的生命,创新是非遗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卢群山勇于创新,在继承传统三彩刻画陶瓷工艺的基础上,还大胆尝试新刻法,并在作品造型、制坯、设色、配料、上釉、烧制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自2006年“界首彩陶炼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界首彩陶已成功申报了“彩陶(刀马人)”、“一种陶艺制品坯料泥搅拌装置”、“一种烧制陶艺制品用液化气窑炉”、“一种无级变速陶艺拉坯机皮带压紧机构”、“彩陶(博古瓶)等近20项国家专利。
如今,潜心彩陶制作工艺的卢群山,已被文化部、省文化厅分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安徽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琢(着对界首彩陶的再创新、再利用和再发展。 保持彩陶艺术生命力
随着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界首彩陶,卢群山更深切地感受到彩陶传承重担在肩。当年,卢群山四处筹措资金,建造立窑,成立了卢氏刻花彩陶有限公司和卢山义“刀马人”釉下刻画工作室及卢氏刻花彩陶传习所,免费培训吸纳社会青年和广大热爱彩陶的人们。
卢群山告诉记者,以前的彩陶制作技艺是不传外姓的,家族子弟也必须先摸索尝试,证明自己有一定天分后,祖辈才开始指点。学成这项技艺,最少需要3年。卢群山打破了这种传统,制作技艺不仅传给了女儿,还传给外姓,多年来收了上百名徒弟。
然而,由于界首彩陶制作工艺复杂,生产速度较慢,给市场化运作带来很大困难。
为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界首彩陶制作技艺,当地政府想了不少办法,界首彩陶小镇建设目前已启动。规划中的界首彩陶小镇位于界首市田营镇,将通过实施28项重大项目,打造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掘、创新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彩陶特色小镇主要包括彩陶工艺传承及研发设计、人才培养及创业、彩陶艺术宣传及文化交流、互联网销售及会展交易平台、文化旅游及休闲观光等功能。”彩陶小镇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推动彩陶产业发展。
“今后,我们要争取让界首彩陶不仅成为人们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而且还要成为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常用工艺品。只有这样,界首彩陶才能更好地保持艺术生命力。”卢群山说,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在坚守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期待界首彩陶能一代代地传下去、放光彩。
新闻推荐
稿件来源:记者徐丹丹通讯员田文佳刘倩赵亮王东红本报讯(记者徐丹丹通讯员田文佳刘倩赵亮王东红)4月25日至28日,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暨第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联赛在界首市实验学校举行。阜阳市政府办...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