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忘众乡亲

阜阳日报 2018-04-16 13:21 大字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刘文琴 在界首市田营镇姜楼村,有这样一位脱贫不忘众乡亲的村民,她叫高利萍,今年39岁,虽患有慢性肾衰竭,却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并创办了圆梦家庭农场,帮助周边1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贫困户养牛增收

高利萍是姜楼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有一个15岁的女儿和两个4岁的双胞胎儿子。不幸的是,大女儿患有精神残疾和羊癫疯。离婚后,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她一个人肩上。

“家里孩子多,我不能出门打工,便想通过养牛增收致富。”高利萍告诉记者,2016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她成立了圆梦家庭农场,开始学习养殖技术。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6个月龄的牛犊市场价在8000元左右,养殖8个月后可以卖1.4万元,除去2000元饲料成本,一头牛可以挣4000元。同时,政府还按照存栏量给予养殖户3000元/头的奖补资金,只要管理得当,养4头牛当年就能脱贫。短短一年多时间,她的养殖场从最初的4头肉牛发展到现在的30多头,其中就包括10多头周边贫困户寄养在农场的肉牛和种牛。

“去年底,我们一家成功实现了脱贫。”高利萍说,今年初,她一次性引进牛犊26头,并和本村14户贫困户签订托管协议,由家庭农场提供牛舍、饲料、技术管理及防疫,托管人每年分红500元,一个周期后分红。加上在农场就业的贫困户,今年她计划帮扶50多个贫困户。帮助留守儿童

今年6岁的高九龙是姜楼村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里经济非常困难。今年正月初九是高九龙6周岁生日,那天,高利萍带着一个大蛋糕,带着自己家的三个孩子来给高九龙过生日,弥补了这个留守儿童最大的缺憾。

“我长这么大,爷爷奶奶从来没给我过过生日。”高九龙说,前几天,他和两个同学闹了矛盾,而且还挨了打。高利萍得知情况后,及时与那两个孩子的家长联系,并告知了高九龙的家庭情况,希望他们今后能和睦相处。生活中,高利萍确实是除了爷爷奶奶之外最大的依靠,她经常带着高九龙去赶集,答应他以后每个生日都会陪他一起度过。

不仅如此,高利萍还成立了慈善基金,每年都给另外6名留守儿童送书包、棉衣。同时,她还与界首市公安局心理专家联系,每年给这些孩子上两到三次心理辅导课。“等天气暖和了,我打算带着包括高九龙在内的7名留守儿童和自己的3个孩子去界首植物园野炊,放风筝,让孩子们开心开心。”高利萍说。扶危济困有爱心

前段时间,在田营镇集贸市场发生了这样感人的一幕,65岁的赵秀芝老人突发急性腹痛,倒地不起。正在赶集的高利萍见状后,立即用三轮车将老人送往界首市第一人民医院,并在老人的儿女赶到医院之前垫付了6000多元医药费。

“这位老人有160多斤重,我背着她上楼下楼做各种检查,最后诊断出十二指肠穿孔。”高利萍说,当时,她没有多想就做出了帮助老人的决定,应该说是一种本能。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这位老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田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高利萍先后被评为田营镇“巾帼建功标兵”、界首市“三八红旗手”和“好人好事典型”,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公益慈善人物。下一步,当地将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镇范围内形成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新闻推荐

·校园新鲜事·乡村学校的送教车队

本报通讯员赵亮李继峰界首市王烈桥中心校是该市东南边陲的一所知名老校。学校有73位教师,除了23位教师在本乡镇居住,其他50名教师都住在其它乡镇甚至邻县。由于学校地处偏远,非本地教师上下班需...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