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时代有新期待咱们说说心里话

阜阳日报 2017-10-20 10:19 大字

通讯员 刘文琴 王楠楠 文/摄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是全党全国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咱农民热切期盼的盛事。希望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连日来,在十九大召开的日子里,界首市田营镇干部群众纷纷表达了各自的心声和真诚祝福。

希望生活更幸福

推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是党委政府近年来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这一切,田营镇的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高丽萍是姜楼村高庄自然村的贫困户。她身体不好,独自一人供养三个孩子读书,2015年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享受到很多扶贫政策,包括特色种养业奖补3000元、小额贷款分红3000元、低保金1.2万元、健康脱贫351、180政策、雨露计划、慢性病本办理、改水改电等。

十九大召开期间,笔者走访了这位贫困户。“2016年,在镇村扶持下我成立了圆梦家庭农场,养殖种牛27头,一头种牛一年可收益3500元,有能力为子女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高丽萍告诉记者,“没有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好生活。我心怀感激,要永远跟党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过去农村地区脏乱差的真实写照。但笔者在田营镇李相中心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新农村。目前,村里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讯、通路,居住环境已变为花园式,尤其是农民的荷包鼓了起来。“建设美丽乡村后,村里统一给各家各户改水改厕、安装路灯、修建广场、整治沟塘、绿化、修路等。”李相中心村村民李现金对笔者说,“生活在农村,感到很幸福。我相信,十九大后出台的惠农政策,一定会让农村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期盼教育更公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事关百姓民生和农村发展后劲。对此,田营镇的教育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十九大后,希望能出台更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好政策,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谈起对十九大的期待,田营中心校校长李汉营告诉笔者,“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城乡教育的硬件差距虽然在缩小,但农村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途径、教育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卢窑小学教师郝志伟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到深受鼓舞。今后,将在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素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立足岗位加油干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九大期间田营镇基层干部谈论最多的话题。

“近年来,各项惠民政策一一落实,村里困难群众越来越少,我们村从一个落后偏远的村庄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美丽乡村,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田营镇李相中心村党总支书记李连军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听后深受鼓舞,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了解新政策,抓住新机遇,带领村民共同奔小康,为建设美丽乡村再立新功。

“作为一名党小组长,我要以实际行动落实十九大精神,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吴桥村庞庄党小组组长苏超众说,“要认真开好每一次组织生活会,防止党的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只有党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健康了,才能及时阻挡不良风气的侵蚀。”

“十九大报告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作为一名基层窗口工作人员,田营镇的大学生村官苑晓红对此深感振奋。她表示,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亮出党员身份,亮出公开承诺,争当群众贴心人,为田营镇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创业机遇多未来生活好

本报记者任秉文通讯员王雨实习生吴春坪只要不下大雨,每天都会有很多大型车辆停在界首市田营镇华杭商贸有限公司的门口。这些车,既有本地的,也有河南、山东等外地的。“这些人都是过来采购我们的爆米...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