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流转土地调结构秋收秋种不再忙

阜阳日报 2017-10-16 09:27 大字

通讯员 刘文琴

金秋时节,不少地方的农民都在田间地头忙着秋收秋种。可是,界首市田营镇的农民却很悠闲,得益于大规模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当地大部分农民已不再种植粮食,自然也不用再为粮食生产而忙碌。

土地流转了农民不再忙

“俺家5口人,3.5亩耕地,以前一直种粮食,一到收获季节,儿女不在身边,俺在地里一忙就是一整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粮食产量低,价格也卖不上去。”今年56岁的吴桥村村民许翠娥告诉笔者,“前年,我把家里耕地流转给祥润家庭农场,俺老两口都在农场务工,每天收入190元,工作很清闲,也不用担心下雨收成不好了。”

据了解,在田营镇,很多农民像许翠娥一样,都把土地流转了出去,交给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经营,自己在获得地租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就近务工、外出做生意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每到收种农忙时节不再为农业生产操心操劳。目前,全镇以代耕代种、转包、租赁等形式流转土地21691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88.12%。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经营方式,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生活更好了。

大户多了种粮少了

土地流转不仅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而且造就了一批返乡创业的种植大户。在田营镇姜楼村,80后姜丽娜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2014年、2015年曾摘得阜阳市“玉米大王”桂冠。2011年以前,姜丽娜在杭州一家零部件生产企业担任产品工程师。2013年,姜丽娜返乡创业,结合“一村一品”引进休闲农业项目,种植中药材,带动本村28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家住李能村的孙伟也是一位返乡创业者,目前共流转1021亩土地种植海棠、樱花、桂花。孙伟告诉笔者,“往年到了农忙季节,因为地里种的都是庄稼,忙收种,忙秸秆禁烧,镇村干部死看硬守,村民累,干部压力大;现在好了,整村土地都流转出去种了苗木,村民大多以土地入股,在苗木基地务工,可以挣工资,还能拿分红。种粮少了,也不用为秋收秋种忙碌了。”

新闻推荐

阜阳文化产业成果将首次亮相合肥文博会

本报讯(记者郭晓林实习生万琳通讯员鲍蕊)记者从市相关部门获悉,第十一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合肥市举行。应组委会邀请,阜阳市今年将首次组织文化企业集中参展。据了解,阜阳市将在...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