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车间”助增收
[摘要]本报记者 杨
在界首市舒庄镇凯佳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缝领口、做袖头、熨烫衣服、钉扣子……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声,一件件衣服在30多名女工的配合下慢慢成型。“在这里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月收入2000多块,还不耽误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大顾村村民杨秀英高兴地告诉记者,眉宇间流露出劳动的充实和收获的喜悦。杨秀英是舒庄镇众多留守妇女中的一员,她的婆婆因病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儿子在镇上的中学读书,哥哥身患疾病需要照顾。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杨秀英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让丈夫安心在外打工。“农忙之余,也想挣点钱贴补家用。”杨秀英道出了众多乡村留守妇女的心声。而以吸纳留守妇女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要目的的“大嫂车间”的建设,让她们的生活有了新变化。
“我们镇是劳动力输出大镇,留守妇女比较多。”舒庄镇党委书记郎瑞介绍说,虽然留守妇女身在家乡,但仍有就业的愿望和需求。基于此,舒庄镇借助“凤还巢”项目,积极实施“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工程,引导已投产的凯佳服饰、奥宇服饰、希望藤编、振友鞋厂、月梦园纸业、蒋桥渔具等小微企业建设“大嫂车间”,为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提供平台。
“以前我在温州一家服装厂打工,后来手头宽裕了,就想回来创业。”凯佳服饰负责人陈秉征介绍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于2012年、2015年先后在家乡投资了两个服装厂。如今,两个厂拥有机器70台,每天可生产单衣3000余件。用工上,主要以周边留守妇女为主。“目前,两个厂有员工60多人,平均每人每天的工资达70多元,手快的一天能挣120多元。”
挣钱顾家两不误。“大嫂车间”的建立,为像杨秀英一样有就业意愿的留守妇女提供了机会。如今,在舒庄镇,诸如凯佳服饰这样的“大嫂车间”已建成7个,共为500多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增收的重要平台。
为提高留守妇女就业技能,近两年,舒庄镇还充分利用镇农技站、留守妇女技术学堂,开设农畜养殖、藤椅编制、服装加工、家政培训等各类培训班,为广大妇女提供就业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她们的致富能力。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镇已培训妇女2000余人次。
“如今,包括在‘大嫂车间\’就业的留守妇女,我们镇成功在家门口就业的妇女已达千余人,她们的月工资均在2000元左右,高的突破了3000元,有效带动了家庭增收。”郎瑞介绍说,接下来,该镇还将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加强技术培训等,帮助更多有就业意愿的留守妇女走进车间,让她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3日在上海宣布,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的光量子计算机,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