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借力专业审判化解琴瑟不调安徽省试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

安徽法制报 2016-08-10 11:59 大字

[摘要]我省试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一个人在家抚养龙凤胎多年,他外出打工却常年不回家,也没寄钱回来,我有什么可留恋!我要离婚! ”小凤(化名)的情绪一时失控,失声痛哭。陈灵对着周围人摆摆手,示意他人离开房间。“现在,只有你和我,哭出来吧,这样会好受点。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愿意听你倾诉。 ”8月3日,在界首市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设立的心语小屋内,家事调解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灵试图用宣泄的方式,让前来起诉离婚的小凤将满腹委屈表达出来。

小凤是较为典型的北方农村家庭妇女,性格耿直、坚毅,10多岁的龙凤胎都是她一手带大,靠着在附近的工厂上班,勉强维持和孩子的生活。虽然丈夫大强(化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但是几年前,大强跟着邻居远赴外省打工,基本一年才回家一次,大强带回来的钱还没有在家种地挣的多。大强当天也从外地赶到法院。面对小凤的诸多埋怨,大强始终一言不发。钱去哪了?愿不愿意离婚?孩子抚养怎么办?经济困难的双方都花了2000多元钱请了律师,但是究竟这婚怎么离,谁也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和想法。家事少年审判庭的王海燕法官经过双方同意,给了他们1个月的冷静期,让夫妻都回去仔细想想,尤其要考虑两个孩子的处境。

同样是夫妻闹离婚,阿荣(化名)和丈夫都已到退休年龄,王海燕在与双方初步沟通时,得知阿荣和丈夫的婚姻维持了近30年,3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两人早就分居,只是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家庭的圆满。现在孩子都成家立业,所以决定来离婚。“这种婚姻就是名存实亡,我们称之为死亡婚姻,基本就不会再进行调解、挽救或者心理疏导,双方都很清楚自己的决定,所以我们很快便给他们进行了离婚判决。 ”

界首全市80万人口,将近20万青壮年人口在外打工。“我们每年受理的离婚案件中,多数都是夫妻双方常年分隔两地,其中年龄段集中在25-35岁的占60%-70%。”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0多年的王海燕,看到太多外地打工回乡闪婚的夫妻来法院闪离,看到太多分居两地的夫妻过年回乡办离婚。

“家庭矛盾往往不是法律能辨清原委,我们的家事法庭就要构建柔性诉讼环境,以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性,缓和对立情绪,修复亲情关系。通过调解、和解等多种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关注当事人的情感需求,引入心理干预机制,化解当事人心结,引导当事人平和、理性地参与诉讼。 ”界首法院院长张芳告诉记者。

2014年,阿芳(化名)带着7岁的儿子昊昊(化名)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小俊(化名),原本以为能够摆脱第一次婚姻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然而,两年的婚姻生活,除了丈夫的拳脚相加,就是丈夫对孩子的百般折磨。年初,阿芳听到村干部说起《反家暴法》,觉得看到了希望。阿芳搬出家,丈夫却找上门不断恐吓,在报警后,阿芳决定到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5月3日递交申请书,法院立案后,承办法官立即联系了当地的派出所、妇联、村委会,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很快,下达裁定书,禁止小俊对阿芳以及昊昊实施骚扰、谩骂、殴打等家庭暴力,裁定有效期为6个月。

3月1日,《反家暴法》实施以后,界首市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连续发出5份人身保护令,对家暴者提出严厉的“警告”。

在省高院的离婚案件调研中,离婚案件的主因之一就是家庭暴力等恶习。一些男性“大男子主义”思想较为严重,脾气暴躁,常为家庭琐事对配偶动粗。而受到家庭暴力的女性,由于缺乏法律常识,不懂向社会求助,更多只知道向法院起诉离婚。

在界首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女性法官占据多数的配比下,对于遭遇家庭暴力的当事人,总能给予耐心疏导,并及时联系派出所、妇联、村委会等,核实家庭暴力的情况,及时发出人身保护令,给施暴者形成“警告”,不敢再“伸手”。

全国自6月1日起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试点期间为两年。安徽有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界首市人民法院四个全国改革试点法院。界首法院是唯一将家事和少年审判合并的试点法院。安徽省同时将人身保护令申请案件、家庭成员之间因侵权所产生侵权纠纷案件一并纳入家事审判试点案件范围。

据统计,安徽省自《反家暴法》实施以来,总共发出18份人身保护令。·本报记者唐欢·

新闻推荐

指使他人作伪证以身试法受处罚

丈夫涉嫌犯贪污罪,妻子救夫心切不惜以身试法指使他人作伪证,以期达到减轻丈夫罪责的目的。日前,界首市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李某某犯妨害作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李某某与高某系...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