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冯启俊近年来阜阳市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一二三产

阜阳日报 2015-06-11 08:51 大字

本报记者 冯启俊

   近年来,阜阳市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相互支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重点、以城镇化为保障,全面发展阜阳经济。

思路决定出路。这一发展良方,推动了阜阳各个产业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如今,阜阳工业经济总量已挤进全省前十位,现代农业创造了独特的阜阳风景,现代服务业新型业态活力涌现,共同托起了富民强市的阜阳梦。

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三产,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一座座工业厂房星罗棋布,运输产品和原料的车辆来往穿梭,公路边新建的农家小区格外靓丽……近日,记者来到界首市光武镇时,眼前所见一片兴旺景象。

“我们工业园已经建成企业有85家,循环经济吸纳了4.6万从业人员。”光武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指着一大片鳞次栉比的厂房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庄稼地。

光武镇居民历来有收购废旧塑料的传统,经济效益不高,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2007年,光武镇决定启动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从收购到加工、从资源到产品的升级。当时,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启动就碰到了阻力,农民都担心没了地,以后生活没保障。

如今,光武镇已集聚了一大批再生塑料加工企业,成为全省产业集群专业镇重点镇、全国重点镇,当地不少农民实现了就地就业、洗脚上楼。与此同时,该镇的农业也没有削弱,反而日渐活跃,与工业发展相得益彰。

三年前,当北师大毕业生刘大卫决意辞去在北京的工作、回家乡光武镇当个农场主时,他为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犯了难——要完成规划中2000亩土地的流转,得与300多户农民挨家挨户“(嘴皮子”。“农民没有其他就业渠道,只能守着土地讨生活,把土地流转出去,他们还是有顾虑的。”光武镇政府一位同志告诉记者。

而随着园区企业招工需求的不断扩大,周边几个村庄的农民进入企业工作,不再死守一亩三分地,也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光武镇已流转土地3.3万亩,占全镇耕地的85%,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纷纷“转型”,成为产业工人。

而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手中,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光武镇涌现出刘大卫、齐岗、孙家怀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去年以来,该镇还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在刘寨村、段庄村、金庄村1.1万亩田间实施了现代农业项目。

一个小镇的生动实践,证明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同生共荣、相互促进的关系。

“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快仍然是阜阳面临的最大问题。”市委书记于勇指出,加快阜阳发展,必须坚持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相互支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重点、以城镇化为保障,全面发展阜阳经济。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全市各地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统筹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三产,促进了三次产业联动发展。近年来,全市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总量在皖北地区率先跨上了千亿元台阶。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更趋优化,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7.3∶39.2∶33.5调整为2014年的25.3∶41.1∶33.6。二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农业退居末席,说明阜阳这一传统农业地区,正迈向工业化、城镇化新阶段。

坚持一手抓存量扩张,一手抓增量扩大,全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阜阳工业升级版,近年来,阜阳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发展模式转变,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个方面“双向发力”,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造了新的增长点,增添了新动力。

在位于太和县城关镇工业园区的安徽太平洋特种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种叫作高强度抗水解干网的新产品已经上线。“开发的新品种,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企业接到的订单已经安排到了几个月后。”太平洋网业副总经理焦成运介绍说。

以前,太平洋网业除了生产特种网外,还涉及烟气脱油、果汁压榨、专业造纸所用的三层成形网等产品,种类虽多,但没有竞争力。为帮助企业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当地政府围绕特种网产业,引导企业专攻特种网研发,为企业申请了高强度抗水解干网和无网痕干网两项市技改项目,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上寻求突破。2014年,在全国网业发展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太平洋网业销售收入破亿元。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好“老树发新芽”的文章,这几年阜阳用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逐年增加,2014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3.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45.6%,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在深耕传统产业的同时,各地还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大大提升了工业发展质量。近年来,阜阳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一手抓存量扩张,一手抓增量扩大,全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以“高、大、特、新”为方向,大力推进工业招商,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317家,实现增加值445.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九位,2000年以来首次挤进全省前十位。

今年以来,阜阳工业延续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1-4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8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

   紧紧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阜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软籽石榴、水蜜桃、油葵、猕猴桃……走进位于颍泉区闻集镇的霁嘉百果园,仿佛进入了一个蔬果“大观园”,一片连着一片的各种瓜果蔬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100多亩的猕猴桃,则是在阜阳首次引进种植。

“猕猴桃第一年栽上,三四年后进入盛果期,我们通过测算,三年之后每亩收益可达两三万元。”霁嘉百果园生产负责人刘磊告诉记者,猕猴桃生长条件苛刻,投入成本高,阜阳本地一直没有尝试种植。霁嘉百果园通过与阜阳师范学院对接,获得技术帮扶,让先进技术和高档品种落地开花。

提到闻集,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草莓,可如今到闻集可以冬尝草莓春摘桃,夏品葡萄秋收果,正成为市民休闲采摘的好去处。目前,闻集镇的10.8万亩耕地已流转62%,除1.8万亩草莓外,还发展了1.4万亩果蔬,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4.6万亩。

紧紧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近年来,阜阳市各地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4年,阜阳市粮食总产连续七年超百亿斤,实现“九连增、十一连丰”,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同时,阜阳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为农民增收找出路,目前全市土地流转率已达53%,各地坚持以米袋子、菜篮子、餐桌子、花园子为基本定位,以农业产业特色化为发展方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2014年全市种植经济作物453.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23.2%,其中高效经济作物383.3万亩,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84.6%。

抓住农村综合改革契机,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阜阳农业在量的扩张基础上正实现质的飞跃,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现代科技装备转变,从“一产独唱”向“接二连三”调整,去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32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全省第一。太和县、颍泉区分别入选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立足阜阳、服务皖北、辐射中原,着力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拓展新业态

电脑上打出一撂撂出货单,再把土鸡蛋用一种特制的软泡沫容器包装好,交给快递企业,“来自皖北大平原的问候”很快送往全国各地网民手中。在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田园居电子商务公司,记者感受了阜阳农产品借助网络走向全国的全过程。

“今年一季度我们网上销售额达200万元,同比增长了30%多,我们还把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合肥、芜湖、阜阳采取O2O对接,已经开通了手机微商城——皖北土鸡蛋微商城,让更多网友微友通过手机就可以购买到我们的产品。”与田园居电商合作的阜阳金牌养鸡总场负责人郝正旺告诉记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阜阳产品正通过电商这一新型业态打开广阔市场。眼下,阜阳正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并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推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转型升级。2014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5.3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电子商务网络销售额超15亿元,电商主体发展到5000多家,快递行业业务收入增长55.6%。

在电子商务领域,2014年10月,阜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这是阜阳市电子商务领域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掀起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高潮,涌现出阿里巴巴颍东产业带、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颍上电商产业园、安徽中颍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一批电商集聚园区和企业。

按照“立足阜阳、服务皖北、辐射中原”的战略定位,阜阳市加快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拓展新业态。万达广场、宝龙城市广场、合肥百大购物中心和阜阳?临沂商城二期加快建设,大润发、家乐福等知名企业加速向县域布局。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3.3亿元,进出口总额1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7.9%。

今年1-4月份,全市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17.9亿元,同比增长19.7%,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增速继续居全省第一;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38815万美元,同比增长38.3%,增速跃居全省第二。

新闻推荐

专职消防队开始招人了

本报记者尚原野通讯员王淼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