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好资源 围绕农业做工业

阜阳日报 2015-04-21 20:56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实习生 党梦迪 通讯员 戚武奇

颍东食品加工

阜南柳编

2014年,市委市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摆上突出位置,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全市上下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扶持龙头 带富一方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阜南县黄岗镇的安徽华宇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商品展厅,只见近百平方米的展示厅内,各式柳编产品非常丰富:有形态万千的摆枝、古朴厚重的屏风、憨态可掬的动物,以及餐桌、茶具、摇椅、吊篮……

作为阜南县众多柳编企业之一,近年来,华宇集团凭借自身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俨然成为行业翘楚。该企业持有的“华柳”商标在相继获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老字号”等称号后,企业近日又成功入围了2014年度安徽民营文化企业百强名单。“此次评选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衡量标准,兼顾行业特点,按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净资产、纳税总额、从业人数及年人均工资6项经济指标和企业的社会效益指标评定,依类型排序,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经信委、省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综合评判,最终确定入选百强名单,含金量较高。”企业有关负责人说。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以华宇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柳编企业进一步适应现代流行趋势,纷纷派人赴国外考察,摸清市场产品需求,有力提升了传统柳编制品工艺水平。新研发出柳编产品千种以上,均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而阜南县也将柳编作为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并于2014年摘取“中国柳编之都”桂冠。去年,阜南县柳编产业总产值近23亿元,60家柳编出口企业全年累计出口总额21528万美元,占全县总出口的84.9%,同比增长19.0%。

华宇公司是阜阳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关于引导扶持土地流转、结构调整和园区发展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龙头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同时,对周边小企业、农户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安徽银河集团设立了优质饲料生产基地,建设了万只规模种羊场,以及国内最先进的牛、羊加工生产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以“公司+基地+蚕业协会+农户”的方式推进产业发展,在颍上、临泉、颍州、颍东和阜南等地,发展了20个蚕茧生产示范基地一万多亩,并与基地带头人、蚕桑专业人员、技术指导部门等,联合发起成立了阜阳市蚕业协会,利用示范基地带动周边蚕桑种植。协会为广大蚕农提供从栽桑、养蚕、收烘等全面服务,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体系……

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十二五”期间,为了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龙头企业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阜阳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突破3000个。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由去年的422家,增加到576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70家,省级龙头企业5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企业4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33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68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31.9亿元,增长24.8%,位居全省首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实力逐渐增强。

做好转化 搭建“千亿厨房”

   从农户手中收来的小麦经过“三筛两打”等环节后变成了纯净的小麦,然后在机械化流水线上走一遭就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这是记者日前在颍东经济开发区阜阳达亿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的场景。

“小麦深加工之后,其附加值要远远高于小麦本身。”达亿粮油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吨小麦的收购价约为2450元,加工成面粉后的售价是2650元,每加工一吨小麦的毛利润约200元,按一天加工400吨计算,该公司每天仅加工面粉的毛利润就达8万元左右。

依托阜阳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广阔的市场及自身技术优势,达亿粮油生产形势较好。与此同时,该企业还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成功将产品打入康师傅方便面、加加酱油等国内知名品牌的供应端。“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刺激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企业还将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

为扶持更多的“达亿粮油”做大做强,2014年以来,阜阳市多举措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坚持“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并重,农产品初始加工和精深加工并举,并把2014年确定为农产品加工提升年,出台了《2014阜阳市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引导发展农产品初始加工,强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同时,阜阳市还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加强合作,联合攻关,大力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严格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全程质量控制,夯实农业品牌的发展基础;推行农业“三品一标”和ISO9000、HACCP、GAP等质量安全认证,提升农业品牌……

多措并举之下,全市农产品加工带动能力显著提高。2014年,全市拥有日产200吨以上面粉加工企业有35家,日加工能力达10000吨以上。日产100吨以上稻米加工企业29家,日加工能力达4570吨;粮食深加工企业55家,年加工食品56.7万吨。其中拥有现代化方便食品加工企业15家,方便面生产线43条,方便面日加工能力达1800万包。畜禽、生猪、牛、羊存栏分别为4994万只、539万头、31万头和227.8万只,年加工能力分别为15.39万吨、47万吨、4.6万吨和5.8万吨。林木板材加工能力达152万立方米,铅笔31亿支,柳编1500万套件,加工总产值97亿元。各级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农户148万户,带动农户增收达36.4亿元。“百亿粮仓”已不断向着“千亿厨房的”方向迈进,其它“农”字号产品的加工转化也都在蓬勃发展。

培育集群 打造发展新引擎

   自落户颍东经济开发区以来,安徽思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方便面畅销周边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们将企业落户阜阳,因为这里是江淮粮仓,方便就地取原料,每年可以节约运输成本20%左右。”企业副总杨彬介绍说。

距离思杰公司不远,利用当地小麦加工面粉产品的安徽一诚食品有限公司同样产销两旺。由于引进瑞士先进设备,生产的面粉精度高,企业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在稳定面粉生产的同时,企业又在园区引导下投资5000万元,建设二期项目。据企业生产厂长于海介绍,企业下一步还将延伸到副产品,生产馒头、湿面条等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导向,颍东经济开发区依托“农”字推进食品工业集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园区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左右,形成了以肉食品、方便休闲食品、软饮料、调味品和保健食品制造为主体,以粮油加工、畜禽养殖加工、包装印刷和物流中转服务等上下游产业为辅助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在引导扶持食品产业发展中,我们一个是招大引强,把一些国内知名的品牌、知名企业引进开发区。二是延长企业的产业链,鼓励引导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颍东区委常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蒋杰说。

食品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折射出阜阳市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的成果。历经多年发展,阜阳市农产品专业加工集群初步形成,如颍上稻米加工、颍东食品加工、临泉脱水蔬菜加工、阜南柳编加工、界首棉花和肉类加工、太和面粉及中药材加工等10大加工集群,各具特色,形成规模,其中50亿元以上加工集群5个,5亿元至50亿元加工集群5个。太和县工业园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颍东食品工业园晋级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颍上县农产品加工园区、界首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临泉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太和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已上报省级产业化示范区,有望获批。颍东食品工业园扩区12平方公里已获得省发改委认定,省级新型食品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与其配套的省级食品印刷包装产业园正式挂牌……一块块能够带动全市工农业发展的产业高地,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据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阜阳市还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企业集聚区建设,继续鼓励和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龙头集中,优势龙头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加速实现龙头企业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各县市区也将结合自身实际,优化区域布局,建设自己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争创省级、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区。通过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发展,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工业提质和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人人爱非遗人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人人爱非遗、人人学非遗、人人传非遗”的文化氛围,界首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已培养了数百名彩陶和剪纸专业人才。...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