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废旧电池身上挖出“金矿”阜阳错位发展助经济腾飞,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变废为宝

安徽商报 2014-11-20 06:26 大字

[摘要]阜阳错位发展助经济腾飞,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变废为宝

加快皖北崛起战略,阜阳正以领头羊姿态成为引领者。随着废物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日臻成熟、以及广电材料产业领域中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如今的阜阳正在“调结构促发展”的主题下,逐渐与中原经济圈实现并轨。

阜阳园区打造广电材料产业基地

在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内,阜阳欣奕华新材料科技公司正规划建设平板显示液晶材料、彩色光刻胶生产线,建成后将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广电材料产业基地,一解国内新型显示企业在核心材料方面对国外的依赖。“企业四季度投产后,产品将填补国内空白,使阜阳的新材料行业达到国际水准。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除了阜阳欣奕华公司项目外,今年上半年,阜合现代产业园在建项目顺利,21个在建项目今年完成投资15亿元,云康云计算、金骏感应、万恒包装等11个项目相继投产。如今重点瞄准新型工业化的阜合产业园,入园企业无论是投资规模、投资强度,还是项目层次、产业结构,在阜阳乃至整个皖北都处于领先位置。“此外,园区今年上半年还引进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达到36亿元。”阜合现代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建园以来,园区积极培育“电子信息、广电材料制造和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该负责人介绍,在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后,到2016年,预计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0亿元,到2020年将再翻一番。

界首形成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区内,安徽华鑫铅业的搬运工正在将一大卡车的废旧蓄电池搬到厂房内。几乎每天,都有数十辆大卡车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废旧蓄电池输送到这里。在别人眼中,废旧蓄电池是废品,但在这里却浑身是宝,通过两次循环利用可重获新生。

“在我们园区,能做到进去一只旧电瓶,出来一只新电瓶。 ”田营循环经济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张杰表示,废旧电瓶壳经清洗、粉碎、拉丝、造粒等工艺可以变成新电瓶壳。废旧蓄电池中的板栅等可通过冶炼成为还原铅、合金铅、电解铅等新产品。而这些新铅又成为生产蓄电池的必备原料。

像这样变废为宝的企业在界首有很多。在光武镇循环工业园区的安徽天之锦织造公司内,先进的清钢联设备能一头吞进废旧塑料,另一头吐出丝绵,然后通过纺纱机将丝绵制成纱线。这样一“改造”,废旧塑料身价至少增长一倍以上。

不仅仅变废为宝,界首市的循环工业企业之间还形成了上下游的企业共生关系。以田营循环经济区为例,目前园区有30多家企业,企业生产范围涉及废旧蓄电池回收、蓄电池生产、氧化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硫酸加工等多个行业。

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成型。据介绍,园区企业从全国各地大量收购废旧蓄电池,并加工生产出可利用的还原铅、电解铅等产品。这些铅产品流进园区内下游的蓄电池生产企业,而旧蓄电池塑料外壳则流入园区内的塑料加工企业。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硫酸等物质,又成为园区内硫酸加工企业的原料。在这样的模式下,园区内所有产品都能做到“物尽其用”。

占领中原经济圈特色产业制高点

一位战略区域专家曾说,顺利融入中原经济区并抢占产业制高点,需要皖北各地善于学习,扬长避短,强化自身功能定位。要依托中原地区广阔腹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合作,努力走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前列。

而如今,阜阳正遵循这一目标迈出坚实脚步。正全力打造的主导特色产业,已让阜阳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聚焦特色、错位发展、有序分工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做强大企业、做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节能环保的产业分工体系,成为中原经济圈一块不可或缺的战略拼图。

余一鹏陈振强龚宇卿

阜阳风光

新闻推荐

村民盖房挖地基挖出六枚手榴弹

本报讯 (陈振强 王贺鸿 曹文明) 11月17日下午,界首市东城办事处一村民在自家盖房子挖地基时,竟挖出6枚手榴弹,辖区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出警、及时化解了这一险情。当日14时许,界首市公安局110...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