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兰英的锦绣世界

阜阳日报 2014-11-14 09:36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牛真子 通讯员 张宏友 陈振强

出生于上世纪的人,多少还记得小时候穿戴过的猫头鞋、虎头帽、荷包,还记得八九十岁的老太太脚上穿的三寸金莲鞋。曾经的那一双双巧手如今多半已枯瘦衰老,但那花花绿绿的图样和技艺,则一代代心口相传。近日,记者来到界首市,拜访省非遗“界首刺绣”传承人刘兰英,走进她非同寻常的锦绣世界。

船家女儿早当家

   一处大门上挂有“界首刺绣传习所”牌子的住户,便是刘兰英的家了。走进去,屋里有些暗,空间也不大,里面的东西放得满满当当。记者来访时,刘兰英还未回家。独自在家的老伴儿姓张,很健谈,不等记者开口,张大爷就介绍起刘兰英的作品,语气中流露出对老伴儿的钦佩。“我回来了!”脚步声渐近,从外面走进一位身材微胖的老人,她就是刘兰英。“要知道你来,我就提前把屋子拾掇拾掇了。”刘兰英放下手里的东西,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在家里啊,这屋里屋外,可都是我一人忙活,这老头子可不咋干呢!”

张大爷听了这话,笑了笑,赶紧起身,把座位让给了老伴儿。

采访中,刘兰英并没有直接聊“刺绣”的事儿,而是像一位可亲的老奶奶,向年轻人讲述往事。刘兰英1940年出生在船上,父母常年在沙颍河上跑航运,家中男孩多,七八岁时,母亲就让她操持家务。干活之余,刘兰英时常偷偷跑到岸边的村庄里,只要看到有人在绣花,她就会走上前,默默地将所绣花样、穿针引线的技巧记在心里。回去后,没有纸,刘兰英就在沙土上把花样画下来。“那时候,我常常是抱着弟弟在画。我想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但爹娘却不让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家人的吃穿用也都扔给了刘兰英一人来做,白天要在船上干活,晚上又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熬夜,为父母、弟弟做衣服、做鞋子,虽然很辛苦,却在不经意间(练了刘兰英的刺绣技艺。

沉浸锦绣艺术中

   多年下来,刘兰英一直都在绣着花样,做着各种鞋子、帽子,如果有剩余,就拿到街上去卖,养活家人。挣的钱不多,她也不知道今后自己的命运会怎样。

上世纪80年代,界首文化馆的人注意到了刘兰英的刺绣,开始带着她的作品参加一些展出。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刘兰英仍然在家继续做活,刺绣的作品谁要给谁,后来又在大家的劝说下,学习剪纸。他们说我,既然做花做得那么漂亮,为啥不学学剪纸?以后谁家办喜事,就可以从我这里拿了。这对于心灵手巧的刘兰英来说,并不算太难,但她平日里做得最多的,还是绣花。

界首刺绣属民间平针绣品,色彩上讲究大红、大绿、大紫,用以金银线,配以黄、红、绿等色彩的绸缎,饰以各色金属片和金丝穗,让人看了连连赞叹。因刘兰英的绣品融合了南北刺绣技艺之所长,而被誉为“艺苑独秀”,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展。“这是童男童女在走奈何桥,桥上有蟾蜍,水里有白鹅,飞的还有蜜蜂,给老人做鞋子用的。”刘兰英指着鞋面上的花样向记者介绍说:“这是蝴蝶扑菊,这是龙凤戏牡丹……”这些老旧、褪色的花样,是比她年纪更大的老人给她的,刘兰英小心地将它们包好、存放,每次拿出来双手都不断地摩挲着,嘴里喃喃自语:“多好看啊!”直到记者再次提问时,她才回过神来。

想把技艺传下去

   长年的劳累让刘兰英的身体落下了病根。“我都快八十岁的人了,眼睛也不大好使了,现在绣的花也少多了。”刘兰英告诉记者,为了能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她也在寻找接班人。“要想学好,得有悟性,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就能学成的。现在,教的几十个徒弟中也就一两个人学得可以。在有生之年,我希望能把自己的技艺全部教给学生。”

本来,刘兰英也有发财的机会,曾经有外国客商邀请她到国外发展,但被她婉言谢绝了,因为舍不得家中还在上学的孩子,她愿意就这样过着自己的苦日子。直到现在,一些剩余的针线、布头,她也舍不得扔,会做成精致的工艺品。

豆杂面掺进一些红薯叶、芹菜叶,做成黑乎乎的窝窝头,放进锅里蒸,得趁热吃。刘兰英说,她习惯了吃这种窝窝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来,尝一尝吧!就怕你吃不惯。”刘兰英从刚蒸好的热乎乎的窝窝头上,小心地夹起一小块,让记者尝尝。也许是因为加进了盐、味精、葱花、生姜等调料的缘故,窝窝头刚放进嘴里时是很苦的味道,但越嚼却越觉得鲜香可口。不大一会儿,刘兰英就将碗里的三个窝窝头吃完了,并没有就着菜吃,也许这就像她的人生一样,虽然苦涩,却又耐人回味……

新闻推荐

电视购物引纠纷消协调解帮助退货

本报记者 李方达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