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义护孤老二十载

阜阳日报 2014-05-07 10:16 大字

[摘要]界首农民马林英照料北京老人王佩相的故事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王雨

今年42岁的马林英是界首市泉阳镇王烈桥村人,她从1994年开始义务照顾北京孤寡老人王佩相,至今已有20个年头。4月26日,记者跟随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来到马林英家中,探访这位怀着一颗友善之心、20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中国好人。

如今,马林英全家带着王佩相租住在位于界首市东城街道一栋亲戚家的两层小楼里。记者见到马林英时,她正忙着蒸窝头。今年91岁的王佩相老人一直喜欢吃窝头,每次蒸馒头的时候,马林英都要用自家(的玉米面给老人蒸几个窝头。提起这些年对老人的照顾,马林英告诉记者,王佩相老人对她的丈夫王振伟有恩,她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感恩,没什么大不了的。

据了解,1990年,17岁的王振伟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打工。初到北京,他跑了很多职业介绍所也没找到一份工作,口袋里的钱花光了,连回家的路费都没剩下。走投无路的时候,王振伟遇到了在北京市丰台区四顷三钢联厂看门的王佩相。王振伟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老人煮了一碗挂面给他吃,又为他提供了住处,托朋友帮他找工作。这让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王振伟感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在老人的帮助下,他在北京的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

1994年,马林英和王振伟在界首老家结为夫妻,时年71的王佩相专程从北京来到界首参加他们的婚礼。新婚后,他们与老人一起到北京谋生。“那时候,王振伟在建筑工地干活,我就在钢联厂门口摆摊卖百货贴补家用,顺便照顾王佩相老人的起居。”马林英回忆说,她每天不但帮老人烧好洗脸水、洗脚水,连牙膏都帮老人挤好;老人喜欢吃什么,她就做什么;老人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她就陪着笑……

2000年,王佩相老人所在的钢联厂面临拆迁,因为不是企业的正式职工,老人并不在安置范围之内。正当一家人为住处发愁时,马林英和丈夫商量后决定:由她带着老人和两个孩子回界首老家生活,丈夫则继续留在北京打工。“老爷子在北京无亲无故,我要不带他回来,就没人管他了。”马林英说。

回到老家后,马林英一边务农,一边照顾老人和孩子。平日里,只要老人说身体不舒服,她就立即骑上三轮车带老人到医院看病。前几年,老人的视力下降,看东西有些模糊,马林英就带他到医院准备做手术。医生检查后告诉她:“不是我们不给他治,只是动手术也没什么效果,还是保守治疗吧!”后来,听医生说“伊视清”治疗效果不错,马林英立即买来三盒,当时一盒需要138元。回来后,老人一个劲地埋怨她说“太贵了”。老人服用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错,马林英又接连买了十多盒。

马林英20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王佩相的事迹早已传遍了十里八乡,村民们对她都很是敬佩。2010年6月,马林英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马林英对我的关爱和孝敬是发自内心的,她的孝心连亲生儿女都比不上。”王佩相告诉记者。

两年前,马林英的大儿子王浩考上了界首一中,一家人搬到现在租住的房子居住。当日,记者参观了老人的房间,只见床单和被子都洗得干干净净,床头上整齐地叠放着老人擦嘴用的方巾,整个房间没有一点异味。“老爷子一辈子爱干净,从来都不随地吐痰,比很多年轻人还讲究。”马林英说。

提起举家进城,马林英告诉记者,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孩子,另一方面也便于为老人看病。“老人身体不好,心脏和肺都有问题,时常发生休克。住在市里,离大医院近,一旦老人感到哪里不舒服能够及时得到治疗。”马林英告诉记者,老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是她最大的心愿。

新闻推荐

在感动中凝聚前行力量

我市开展“先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纪实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义护孤老二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