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冯启俊通讯员冯大洋家住颍泉区闻集镇的孙冬冬

阜阳日报 2014-04-02 10:22 大字

本报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冯大洋

   家住颍泉区闻集镇的孙冬冬是当地一家汽车美容装饰店的老板,他的店铺位于闻集集镇。提起近期家门口的变化,孙冬冬竖起了大拇指。

“以前街上连个垃圾池都没有,现在是垃圾池有了,保洁员也有了,环境卫生发生了大变化。你看我这店周围干干净净,顾客也多了不少。”孙冬冬高兴地告诉记者。

“三线三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闻集镇先后投入资金90余万元,出动清运车辆1000余次,清运垃圾1200多吨,在集镇上新建垃圾池35个,为集镇居民营造了良好生活环境。同时,结合整治行动,全镇在公路沿线新增绿化土地200亩,并对柳河、阜太河、五道沟等河道进行了治理,镇容镇貌得到明显改善。

“为巩固前一阶段工作成效,我们目前已经制订了今年的工作方案,通过投资金、广宣传、重督查,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配合、市场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力争使闻集镇整体环境、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和改观。”闻集镇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乱飞,脏乱不堪。”以往,不少居民这样评价身边的环境卫生。如今,越来越多的乡镇正像闻集镇这样发生可喜的变化。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自从去年11月25日全市“三线三边”治理工作动员会以来,各县市区和各部门迅速行动,广泛发动,向垃圾宣战、向脏乱差宣战,“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据了解,动员会后,“三线三边”治理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逐级传递,迅速展开。市委副书记叶露中多次召开相关单位的协调会议,就“边长、线长、片长”单位的设立、责任的划分、工作机制建设、宣传发动、培养典型等提出明确具体意见。

界首市、颍州区等县市区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组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为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组织领导基础。与此同时,各“边长、线长、片长”单位主动承担职责,密切配合,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线三边”整治中,各地从影响形象的难点、涉及民生的热点入手,找准治理工作切入点,以点带面掀起治理热潮。颍州区以辖区105国道、102省道、202省道沿线的环境卫生、建筑物和骑路集市为治理重点,清垃圾、拆违章、治沟河、除杂草、整秩序,成效明显;界首市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按照网格化确责、市场化运营、物业化管理的思路“花钱买服务”,将18个乡镇(街道)设置成18个网格化物业管理小区,由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实施监管;临泉县集中在102省道开展骑路逢集治理,将沿线邢塘、牛庄、杨桥、谭棚四个占道集市全部迁入专业市场,对沿集镇街面进行了统一粉刷出新;颍泉区在对辖区国省道、镇村主干道沿线房屋墙体进行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粉刷和墙景绘制,形成了沿线风景。

另外,各地还结合“三线三边”整治,推进道路、沟河等沿线造林绿化,营造碧水绿林。太和县出台了《关于“三线三边”造林绿化财政补助暂行办法》,对“三线三边”沿线进行绿化提升,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资金补助;阜南县结合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2014年优先绿化省道202、328沿线乡镇。

据了解,自去年年底以来,全市已经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考评奖补经费。截至目前,共清除垃圾杂物4.3万吨,清除违章搭建亭棚、破旧房屋17600多处,拆除非法设置的大小广告牌12610个,在“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中植树造林15万余亩。

市文明办表示,目前阜阳市“三边三线”治理工作仍存在成效不明显、措施不到位、标准不高等突出问题。下一步将督促各地各部门正视问题,勇于直面“脏乱差”的现实状况,迅速扭转被动局面,为建设美好阜阳,打造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市县联动建设区域大城市

本报记者 冯启俊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