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年阜阳市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

阜阳日报 2014-01-19 10:37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宋玉洁

2013年,阜阳市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因地制宜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个个美丽和谐、生产发展、宜居宜业的美好乡村在颍淮大地上展露新姿。

示范带动显成效

   界首市邴集乡西张村是阜阳市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在这里,平坦的水泥路两侧果树成列、环境优美,栋栋楼房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绿化美化后的广场俨然一座城市公园,广场内摆放着各种健身器材……一个村容整洁、设施齐备、生产发展、文明和谐的美好乡村初现雏形。

“西张村原占地面积830亩,规划中心村占地面积278亩,复垦土地552亩。”西张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芝说,目前,中心村已入住村民760户。按照规划,未来该村还将建设生态养殖区、现代农业生产区、商贸区等,将西张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为打造一批美好乡村建设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阜阳市在首批176个中心村中挑选50个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示范村,并建立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帮扶重点示范村制度,市委办、市政办等50家成员单位分别联系1个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通过加强指导和帮扶,齐心协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据了解,这50个重点示范村原村庄占地5.4万余亩,规划中心村占地1.5万余亩,可节约土地近3.9万亩,目前已经复垦4972.8亩;规划建房31368户,目前在建5882户,建成13047户,入住9705户,已投入资金26.25亿元;公共设施占地4924.55亩,计划投入资金7.28亿元,目前已投入4.7亿元。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还节约了土地资源,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中心村建设提供了示范。目前,176个中心村建设都在有序推进中。

科学规划是龙头

站在笔直宽阔的道路上,一侧是色彩明快的村民居住区,另一侧是整齐排列的鸡舍和蔬菜大棚……在颍东区正午镇横山中心村,古朴的乡村之风与方便的现代化生活兼备。形成这样的风景,规划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记者来到横山村村民居住区时,60多岁的贺西云正在家中打扫卫生,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门窗照射到洁白的墙面和明亮的地板上,整个屋子感觉暖意融融。贺西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新村规划得好,村民服务中心离中心村只隔一条马路,村卫生室、自来水厂离中心村不过100米,居民区离蔬菜大棚基地约200米,“住在新村生产生活都方便,我家在这里建了两栋新房,两个儿子每人一栋。”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村里严格按照规划先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土地经营集约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和农民生活市民化。”横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子恒介绍说,这一过程中,村里特别注重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统筹考虑,既利于发展生产,又方便居民生活。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阜阳市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科学确定中心村的建设数量、人口规模和需要保留的自然村,合理界定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为未来农村建设发展预留空间。同时,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乡镇工业聚集区规划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力求“一镇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一户一美景”。颍上县红星镇宁大村一期工程共建设徽派居民住宅440套,敬老院、卫生室、学校、幼儿园等设施配套齐全;三王社区科学规划占地600亩、满足全村1200户群众入住的新中心村,目前已新建住房600余套,村级卫生院、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同步建设。

整合资金保投入

在临泉县鲁阁村,一座座小洋楼整齐排列,一条条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一排排路灯点亮村民的夜生活。

鲁阁村美好乡村建设发展得有模有样,究竟有啥诀窍?“现在惠农政策多,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合理整合使用资金,就一定能把村子建好。”村党支部书记鲁海军说。

诚然如此,今年来,鲁阁村争取到农饮工程项目资金,在村里建了自来水厂;争取“村村通”、“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修通了村子外围的主干道;2013年,该村又争取到160万元的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把环村沟渠疏通一遍,修了护坡,沿沟河修建了河滨公园……各项资金如一股股新鲜血液注入鲁阁村,成就了鲁阁村的崭新面貌。

建设美好乡村,充足的资金是有力支撑。为保障各地美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阜阳市设立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了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涉农项目资金向美好乡村集中。2013年以来,全市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资金实际到位2.7亿元。其中,颍州区逐村核算重点村资金需求,全部由区财政补足;颍东区4个省级示范村共安排6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4100余万元。

此外,阜阳市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美好乡村建设,探索投资、捐助、认建、村企合作共建等形式,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为美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截至年底,全市共引导2.3亿元社会资金投入美好乡村建设。

兴业富民生活美

界首市陶庙镇邵庄村有种植苗木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还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邵庄村将苗木种植作为村里的一项支柱产业,鼓励引导村民紧跟市场形势,调整林木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生产。目前,该村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建立了绿城苗木基地,发展桂花树、红叶石楠、广玉兰等优质高效的苗木花卉种植,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30多人就业。据邵庄村委会主任赵振介绍,下一步,该村还将利用当地玉米等农作物资源,谋划建立爆米花、小麦膨化等食品加工厂,组建膨化食品产业园,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全村村民致富。

为抓好美好乡村产业发展,阜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重点示范村实行半月调度,对其余中心村实行月调度,摸清了50个重点示范村主要指标,首批中心村全部制定了3年产业发展规划。太和县马集乡港集中心村将打造人发加工村;颍上县八里河镇渔民中心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收入和村级集体收入大幅增长;颍泉区王府营徐营中心村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高标准建设城郊型休闲观光农业……在政策引领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兴业富民生活美的美好乡村典型不断涌现

新闻推荐

砖集镇举办“情系农民工”活动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牛保仁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