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映照流金岁月
■ 王瑞
今年59岁的乡村放映员申付良,界首市泉阳镇人。说起他与乡村电影放映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971年。那一年,初中毕业的申付良被自己所在的乡轮窑厂派去县里学习放映技术。学成归来,厂里专门购买一台放映机供他在全乡八个村巡回放映。从此,申付良与电影放映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42个春秋。他的足迹踏遍泉阳镇周边六七个乡镇的村村寨寨,行程三十万公里,放映电影上万部,观众近千万人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一件很热闹的事儿。 1978年,泉阳镇王烈桥乡建起一座电影院,放映支配权开始归乡政府管理。申付良每月12元的劳动报酬由乡统筹、村提留解决。如果不是雨天,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放映任务,常常深夜回家,有时一放就是三、四个片子,从夜幕降临一直到翌日凌晨。特别是春节在电影院放映期间,那可是一场接着一场,除了吃饭以外,一天休息不到五个小时。 “那时候,乡电影院仅容纳五百多人,而迫切看电影的群众成千上万,在电影院门口簇拥着排队等候。有的看电影《少林寺》为了过把隐,一口气连看五场,连饭也忘了吃。此时,我深深感到身上肩负的责任很大! ”申付良说。
作为当时农村科技文化知识传播最重要的途径,申付良每次放映“大片”前,都先播放一些有助于群众生活、生产的科教纪录片,如“安全用电”、“防溺水常识”、“农作物栽培技术”、“地膜育种”等,每年播放百场以上。申付良记得,当地刚开始推广地膜覆盖种植西瓜、马铃薯的时候十分艰难,第一年乡村干部大喇叭、小广播上反复讲,收效却不佳。正当乡村干部为之焦急时,申付良自告奋勇愿意通过直观的科教影片进行义务宣传,一年放了一百多场,观众达十多万人次。第二年全乡地膜西瓜种植面积猛增到三千亩,地膜马铃薯种植面积上万亩。
1990年以前的那20年间,从家中通往县城除了四十里砂礓路,还有二十多里泥土路,交通十分不便。申付良每次去城里换片子,都是天不亮就起床,骑着自行车前往,来回100多里地。晴天还好,一旦途中遇雨,就很艰难,有时得扛着自行车走上十里八里路呢。
当市场经济大潮如波涛般滚滚而来时,许多放映员耐不住电影放映工作的清贫与苦辛,纷纷丢下放映机,或经商,或外出务工融入城市,申付良却一直坚守着那块文化阵地。由于家中经济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放电影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妻子多次劝他扔下放映机到外面闯闯,申付良无动于衷。种田和放电影是他生活中的两件大事儿,露天放电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呼啸,申付良不抱怨,因为他感到充实、快乐。
现在,看电影这件事又回归到老百姓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中了。 2006年以来,电影放映纳入民生工程。而早在10年前,受界首市教育局的委托,他已承担起泉阳镇周边3个乡镇、50多所中小学的放映任务。无论是几千人的中学,还是几十人的小学,他都同样认真放映,做到一场不少,一场不误。现在,申付良每年放映的任务是48场电影,每场报酬70多元,扣除交通、伙食、机器保养等费用,获利微薄,但他播放的电影却远远不止这些,而是上百场次,谁家婚丧嫁娶、孩子出生、升学、参军等,他都主动上门义务放映。 “为大伙带去更多的欢乐,就是自己的欢乐。 ”申付良说。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陈振强本报记者 张荷香“余主任,我怀疑他感情出轨,这两天他没事就找我吵,动不动就打我。 ”日前,记者来到界首市信义社区义务调解员余东波家采访,正遇上一位陈姓女子向余东波哭诉遭受...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