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你未来就有希望

阜阳日报 2013-05-09 21:23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马红云 见习记者 关加加文/摄

儿子顺畅地念儿歌,孔丽听得如痴如醉,满脸自豪。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记者见到孔丽和她7岁的孩子凯豪时,首先听到小凯豪在给妈妈念儿歌。一个7岁的孩子念出这样的儿歌,本不足以特别提及,可年轻妈妈孔丽听得如痴如醉,一脸的自豪。原来,小凯豪有听力障碍,这样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康复训练,很快就会丧失语言能力,而小凯豪却念出这样的儿歌,怎不令他的妈妈唏嘘动容?

来自界首市靳寨乡34岁的孔丽,一提起儿子的病,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她说:“孩子四周岁时,被发现听力下降,那段时间在家喊他的时候,他总是没啥回应,好像没听见一样,我们感觉不对劲,随后就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

诊断显示:孩子因药物所致,患上了神经性耳聋,右耳听觉是100分贝,左耳是70分贝;而25分贝以内被认为是正常听力,71—90分贝属于中重度听力损失,100分贝则属致聋状态,听力受损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话就会导致又聋又哑。

“俺就这一个孩子,知道他得病的时候,感觉整个天都塌了一样。”一听说儿子得了神经性耳聋,孔丽完全不能接受。“为了给儿子看病,我们没少跑,北京、武汉、河南都去过,总共花了近30万元。两年前,在北京同仁医院看病时,医生说郑州市这样的手术做得好,我们就带着孩子跑到了郑州,给儿子较为严重的右耳做了内置人工耳蜗手术。”

回忆起手术的那3个小时,孔丽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上午8点多进行麻醉,儿子随后就被推进了手术室。站在手术室门外,我坐立难安,焦虑、担心、恐惧、心疼,各种情绪都来了,我是噙着眼泪挺过来的。”

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花销高,孔丽坦言,费用都是向亲戚们借的,当时就一个信念,有一丝希望也不放弃,钱花了,只要有人在,还能挣。

功夫不负有心人。做过手术后,儿子能听到声音了,孔丽便开始手把手教孩子识字、发音。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农村出身的孔丽,对着电视学练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全用普通话。“因为听力存在缺陷,他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已经落后于同龄人了,我觉得用普通话发音引导他,即便他发音有些不准,也不足以影响与人正常沟通。”

多年的付出,获得过什么回报?孔丽笑着答道:“去年,老师教了一首儿歌,回到家后,儿子不打哏地把整首歌都唱完了,我当时很惊讶,一把把他抱在怀里,大哭起来。这是一种幸福,也是我获得的最大回报。”

孔丽告诉记者,来自普通家庭的她与老公都在浙江打工,之前她在绍兴纺织厂做工,每月能挣两千多元。为了能给孩子凑足继续治疗的费用,她的老公还在浙江打工,她和儿子就在阜阳租房子住,也没找工作,就想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

“我最恐惧的就是怕儿子听不见,从此以后不能说话了。对儿子,只要有一线康复的希望,我都会抓住不放。现在,家里还有五六万元的债务没有还上,不过也没啥,只要儿子能慢慢恢复,我就看到了希望,以后有机会挣钱还债。”令孔丽高兴的是,小凯豪现在基本能做到正常交流,全家人过年的时候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让她倍感幸福。

新闻推荐

记者杨静文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志伟市政协副主

本报讯 (记者 杨静文)5月15日,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志伟,市政协副主席肖军一行到界首市检查防汛准备工作。   李志伟一行先后来到泉河幸福沟排灌站、界亳河涵闸和海孜坑排涝站,仔细检查排灌设...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