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耸立的王家坝闸、坚固挺拔的淮堤、蒙堤,兴建于1951年的濛洼蓄洪区作为淮河流域第一座调洪设施和安全屏障,在确保淮河安澜的同时,自身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濛洼
王家坝旧闸。
改造后的郎楼。
整治后的庄台。
本报记者在庄台上采访当年参加过王家坝闸建设的郎慧珍老人(左一)。
重建后的王家坝闸。
说到濛洼,人们都会将其与“奉献”二字相连。每当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刻,濛洼蓄洪区的人民就会用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伟大意义。自1954年至2007年,王家坝闸累计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蓄洪总量达75亿立方米,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蓄泄兼筹”,从濛洼蓄洪区诞生的那天起,保淮河安澜就成为它的光荣使命
近日,记者从阜南县城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位于阜南县南部的王家坝镇。王家坝镇南临淮河,与河南省固始、淮滨两县隔河相望。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就位于这个镇。
蓝天白云下,远眺气势恢弘的王家坝闸,记者眼前仿佛出现开闸蓄洪时巨浪翻滚、惊心动魄的场景。王家坝闸地处淮河上游末端,但它并不是横跨在淮河之上,而是雄踞于与淮河相邻的濛洼蓄洪区入口。“如果把濛洼蓄洪区比喻为一个大口袋,王家坝闸就是大口袋前端的拉链。当淮河形成洪水,水位超过警戒线对淮河干堤形成危害时,就会打开王家坝闸,把洪水引入濛洼蓄洪区进行蓄洪,以减轻淮河大堤压力,确保淮河两岸的安全。”王家坝闸管理处副主任钱卫国告诉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成为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51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千军万马开赴治淮工地。中央从全局出发,在淮河设置了第一座蓄洪区——濛洼蓄洪区,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委对濛洼蓄洪区作了规划设计,主要工程包括修筑淮、蒙圈堤95公里,开辟蒙河分洪道,建王家坝进水闸、郜台子退水闸等一系列工程。
1951年初冬时节,30万民工开赴濛洼工地,开启了濛洼圈堤工程大会战。1952年春, 95公里长的圈堤工程胜利完成。1953年1月10日,王家坝闸开始动工兴建。
“王家坝闸选在现在的位置建设,彰显了共和国成立后在治淮工程上尊重规律、科学防控的精神。”钱卫国向记者介绍,王家坝闸以上至淮河源头桐柏山364公里为淮河上游,落差178米,占淮河总落差的90%,坡陡水急,洪水直冲王家坝段,形成巨大的抗洪压力;王家坝闸以下至江苏洪泽湖三河闸590公里为淮河中游,落差仅16米,河道坡降平缓,狭窄弯曲,洪水宣泄不畅,难以迅速流向下游。而淮河中游有许多重要城市、工矿企业和京九、京沪交通大动脉,确保淮河中游的安全,是淮河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
“从濛洼蓄洪区诞生的那天起,保淮河安澜就成为它的光荣使命。”据时任王家坝闸工程施工处副主任的陈亚光回忆,王家坝闸工程量很大,开工时动员了3200多名民工开挖闸基,共花了20天时间,完成土方4.7万立方米。由于当时许多人都不了解大闸工程的型式,更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为此,设计人员指导木工先做一个大闸模型,让大家看看样子,让他们心中有数。施工中,从设计形式、施工方法、先后次序到专业分工、劳动组合等,每做一项工作都要经过仔细研讨,以保证工程质量。历经千辛万苦,工程在1953年汛前竣工。
王家坝闸建成的第二年,即1954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当年7月6日13时20分,王家坝闸前水位达到28.66米时开闸,濛洼蓄洪。
在与洪水斗争中凝聚的“王家坝精神”, 鼓舞着濛洼人民改造家园换新颜
站在高高的淮堤向蓄洪区眺望,纵横阡陌中树木郁郁葱葱,散落其间的庄台仿佛一个个城堡,壮观又神奇。5月的濛洼,正在灌浆的小麦已经微微泛黄,丰收的季节就要来临。
状如口袋的濛洼蓄洪区面积180.4平方公里,耕地19.8万亩,内辖王家坝、老观、曹集、郜台4个乡镇,区内居民近20万人。由于地势低洼,在长期的生活中,当地群众发明了筑台而居的生活方式,他们根据历年洪水的高度,筑起不会被淹的庄台。庄台,不仅是当地群众世代栖息之地,也成为濛洼人民抗击洪水的历史见证。
记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03年7月3日1时,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当滚滚洪流如脱缰野马奔向濛洼蓄洪区时,生机盎然的田园顿成一片泽国……望着倾泻的洪水冲进自己的家园,站在大坝边、庄台上的濛洼百姓百感交集,很多人流下了眼泪。
“说句心里话,村里人谁都不希望濛洼蓄洪。”家住王家坝镇刘郢村庄台,今年85岁的刘克义老人告诉记者,洪水一上来,不但辛辛苦苦种在地里的庄稼淹了,庄台被水围困着,生活也不方便。
“那时候,一旦濛洼蓄洪区启用,土质庄台泡在水中,泥土哗哗向下掉。夜里睡觉时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防家中土坯房坍塌。”刘克义的老伴郎慧珍告诉记者。
“不过,为了上下游的安全,这苦咱愿意吃。守在千里淮河第一闸这样重要的位置,舍小家保大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克义老人家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濛洼人的心声。据统计,王家坝15次开闸蓄洪,给濛洼蓄洪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5亿元。每次蓄洪过后,区内企业停产、公共设施被破坏,部分土地被水冲沙压,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多年难以恢复。
尽管饱受水患之苦,但濛洼人从不坐等救济,遇到蓄洪的年景,只要洪水一退,他们就立刻用“绿色”追赶洪水,确保“水退人进,人进田绿,不留一分白茬地”。
引洪水进家园,让良田成泽国,在与洪水的长期斗争中,濛洼人民形成了可歌可泣的“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从2007年到现在,王家坝闸已经连续12年没有开闸蓄洪,但是风雨中凝聚的“王家坝精神”,却一直在鼓舞着濛洼人民不断向贫穷落后挑战。他们以优化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2018年,阜南县投资8亿元,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要求改造全部庄台。庄台整治改造,首先要对部分群众进行拆迁安置,以便腾出空间修道路、铺管网、建设公共设施。基层干部把拆迁称为‘天下第一难’,但庄台拆迁改造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整治庄台,一样需要舍小家为大家。”阜南县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治淮谱新篇,念“水经”,发水财,濛洼人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如果说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筑堤、挖河、建闸、建站给濛洼蓄洪区搭起了骨架,90年代大规模的综合治理给濛洼增加了血肉,那么,2003年灾后的新一轮治淮工程则给濛洼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洪保安防线。”阜南县水利局党组成员王西海说。
据王西海介绍,2003年汛后,国家投入4.5亿元资金,先后实施王家坝闸除险加固工程、曹台闸除险加固工程、上堵口排灌站技术改造工程、濛洼堤防加固工程、濛洼移民建房和濛洼安全建设等工程项目。通过本轮治淮工程建设,濛洼蓄洪区加固了94.5公里堤防,打通了堤顶通道,提高了防洪标准,王家坝闸保证水位由29.00米提高到29.30米。2016年以来,又相继完成老观排灌拆除重建,新建宋台排涝站,濛洼内部灌排体系进一步完善。
伴随着防汛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濛洼人民抢抓时机,选准突破口,做好“水文章”,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种植节水旱稻、水生蔬菜,发展水禽、食草畜禽养殖,扩大杞柳种植,发展柳编工艺产业,勤劳的濛洼人民不断拓展着致富门路。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这是地处濛洼蓄洪区最下游的郜台乡发展适应性农业,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动场景。郜台乡有7万亩耕地,三分之一是低洼地,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不高,但是水、草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水产、水禽养殖和水生作物种植。
在郜台乡曹台村,村民朱淮海依托流经村子的蒙马河建起了麻鸭养殖基地。“蒙马河水质优良、水草茂盛,养出的鸭子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城里人喜爱。”朱淮海告诉记者,通过养殖肉鸭,他摆脱了贫困。
近年来,阜南县在鼓励濛洼蓄洪区发展适应性农业的过程中,注重引导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多像朱淮海一样的农民尝到了甜头,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数据显示,2018年,濛洼蓄洪区内实现柳木文化产值约22亿元,水生蔬菜产值约3.1亿元,畜牧业产值约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增幅超全县平均水平。
(本版照片由阜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4月29日,在阜阳市阜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传承班教室,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嗨子戏”沙家浜选段《奔袭》。嗨子戏...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