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孩子们的小小画家梦

阜阳日报 2019-01-02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张玉东 曹海虹 她扎根农村教育、爱岗敬业,用点滴言行感染身边的人;她坚持走教7年,真情关爱留守儿童,为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她多年资助贫困学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以爱心浇灌幼苗成长……她就是来自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刘海娟,也是安徽省最美教师、阜阳好人。 一瘸一拐上讲台

刘海娟毕业于宿州学院美术专业,2009年招考成为特岗教师,分配到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小学任教,后来被调往新村镇天棚小学。

刚到天棚小学,刘海娟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校园半身高的杂草中,有一栋孤单破旧的两层教学楼,学校里没有办公室,一张乒乓球桌上,摆满了教科书和作业本,这就是老师们批改作业的地方。”刘海娟坦诚地说,当时,她也曾失望过,但一想到那时自己是全校唯一的美术老师,孩子们太需要艺术兴趣的培养,刘海娟便选择了留下。因工作需要,除了美术教学,刘海娟还先后教过数学、英语、语文和思想品德等课程,同时负责新村镇少年宫的美术教学管理工作。

乡村学校缺乏音体美老师,除了在本校任教外,2014年,刘海娟还加入了走教老师的队伍,梁寨小学、曙光小学、刘老小学、育红小学、大桥小学……这些学校都有刘海娟的身影和脚印。在乡村任教的这些年,酸甜苦辣,百味丛生。“乡村道路坑坑洼洼,晴天还好,下雨天只能艰难地推着电瓶车踏着泥,趟着水,向前行;每天6点多,儿子还在睡梦中,我就得悄悄推开门,离家踏上去往学校的路。”刘海娟说,尽管条件艰苦,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够拥有一个色彩纷呈的童年,再难她都要坚持下去。

在一所走教学校的美术室画墙绘时,刘海娟意外从梯子上摔下来,大腿被刮掉了一层皮,鲜血流出来,锥心的疼让过往的辛酸都涌上心头,她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完后,刘海娟又换了张桌子,重新站上去,拿起笔,坚持着把墙绘画完了。后来经过医生检查,她的尾椎骨摔伤,腰部骨头也受了重伤。刘海娟没有选择休养,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有一年冬天,刘海娟的母亲摔伤了,作为独生子女的她,不得不一边照顾老母亲,一边工作,同时还要照顾只有两岁的孩子。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在学校一楼找一间小房子,把孩子、老母亲都接到学校里来。就这样,刘海娟在学校暂时安了家。

因学生中午在学校就餐,午餐后,刘海娟利用中午的时间,把爱好美术的学生集合到班级里,给他们开设美术兴趣小组,为他们指导绘画要领,发掘出一批批爱好美术的学生。

就这样,刘海娟不仅照顾了老母亲,照顾了年幼的儿子,还看护了学生。 善教乐教爱学生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刘海娟始终把“育人”当作天职,注重以情感育人,用德行育人,用爱心育人。由于学校留守学生较多,刘海娟便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关注留守孩子生活和心理上。她善于和“问题生”交朋友,用真爱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生小龙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困难,母亲患有脑瘫,父亲一只眼睛失明,全家靠务农为生,刘海娟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刘海娟常常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去看望小龙,辅导功课,坚持资助小龙上学多年。小龙学习认真刻苦,成绩在校内名列前茅,顺利完成学业。

刘海娟发现,本来成绩很好的学生紫萱近来成绩下降了,不爱与同学说话,也不守课堂纪律了。刘海娟与紫萱谈心,原来,紫萱的母亲离开了她,父亲外出务工,她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刘海娟决定,帮助这个孩子找回曾经的快乐和自信。刘海娟发现紫萱爱画画,她就让紫萱当小组长,后来又当了美术班长,看到紫萱干得很出色,刘海娟在班里表扬了她,紫萱的脸上重拾了笑容。慢慢地,紫萱有了改变,自信心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变浓了,还用零用钱给贫困学生捐款。爱心、细心和耐心,加上好的方法,刘海娟让学生们变得自信、乐学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刘海娟对学生付出了爱,同时也收获了职业幸福感。“一个周末,我在学校陪留守儿童画画。晚饭后,孩子们拉着我的手说‘刘老师,您打扮得漂亮一点。’不一会,学生蒙住我的双眼,把我领到了女生宿舍,睁开眼的一瞬间,我特别感动,孩子们捧着蛋糕走来,齐声喊道‘刘老师生日快乐!’然后,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把在田野里采摘的鲜花送到我手里,当时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

“最幸福的是看到学生的快乐成长。”刘海娟辅导的学生蒋佳丽曾荣获“安徽省绘画一等奖”,她个人也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师指导奖”,“安徽省人气教师奖”、“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省最美教师典型”。

刘海娟的家在城市,其实,刘海娟曾有多次机会离开乡村,来到城里教学。但刘海娟说,农村教育需要她,这里的孩子需要她,她要圆乡村孩子的小小画家梦,用微薄的力量为乡村教育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近3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

本报讯(记者冯启俊通讯员盛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途径。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今年阜阳市就业脱贫任务已...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