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进校园让孩子“骑”乐无穷

阜阳日报 2018-07-26 08:29 大字

本报记者 牛真子 “注意力集中,腰挺直,眼睛向前看,保持稳定!”就这样,在教练王幸林的提醒下,颍东区育新小学学生宫俪纯开始稳稳当当地踩着独轮车向前骑去。

从2017年6月,独轮车运动这项课程走进育新小学,宫俪纯就和另外来自不同年级的20多名学生一起学习,如今他们已能熟练掌握独轮车的基本技巧,并且还多次参加一些公益演出。“很喜欢骑独轮车,它让我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宫俪纯告诉记者。

除了育新小学,还有阜阳特殊教育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未来学校、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等5家学校开设了独轮车运动这门课程,参加课程学习的有200余名学生。而孩子们的教练便是王幸林以及他的两位助教。

王幸林老家在亳州市利辛县,之前在阜阳一家运输公司工作。他从9岁时开始接触独轮车运动,为了学习这门技艺,他专门到安徽杂技团接受过培训,还曾去福建厦门,师从独轮车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陈重沁,直到2016年5月回到阜阳,从那以后,他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独轮车运动的推广上。

“很多人对独轮车运动有误解,认为它只是一项杂技,而实际上它却是一项体育运动。”王幸林告诉记者,回到阜阳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阜阳特殊教育学校慰问演出,这里的孩子对独轮车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便与学校协商,希望免费教孩子们骑独轮车。

得到学校的允许后,王幸林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便来上课,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该校20余名学生掌握了独轮车运动的基本技巧,直到现在,他们仍在王幸林的指导下每天练习。

从那以后,王幸林便萌生了将独轮车运动向更多学校进行推广的想法:“这项运动能提高孩子们的平衡协调能力,对提高身体素质具有很大帮助,并且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此外,王幸林还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独轮车运动,但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没机会去学,而现在,他愿意把自己的这项技能免费教给孩子们,“独轮车运动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也想把这份快乐带给更多孩子。”

如今,在育新小学,独轮车运动已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项授课内容,利用放学后时间,每周上三节课,每学期还有期中和期末测试,按照普通课程的上课纪律来要求学生。而这门课程也得到了校方的认可与支持。“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很多孩子通过学习独轮车,不仅身体素质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性格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本胆小、不爱说话的孩子,后来也都慢慢活泼开朗起来。”育新小学体卫办主任刘桂英说。

接下来,王幸林还打算将独轮车运动向农村学校进行推广,让农村的孩子们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机会接触这项有趣的体育运动。

新闻推荐

29岁的青春 定格扶贫路上 阜阳市科协原扶贫干部康彬:用生命践行誓言

星报讯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一位年仅29岁的年轻小伙倒在了扶贫路上。他是康彬,中共党员,阜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工作人员。...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