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间艺人编出龙虎尊

阜阳日报 2017-12-20 13:58 大字

本报记者 宋玉洁 实习生 丁雪莹 通讯员 杨东亚 张震

下午四点,在阜南县三和工艺品有限公司柳编车间,民间艺人杨士成已经专心致志地做工数个小时了。只见他坐在小板凳上,弓着腰,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盯着的手中的作品,一件柳编工艺品“龙虎尊”初具雏型。

47岁的杨士成是阜南县黄岗镇人。“在我的家乡,种植着大片的柳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杞柳编些东西,有的是簸箕、笸箩、小篮子等生活用品,有的是小猫、小狗等小孩玩具。”深受家乡环境的熏陶和祖父、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杨士成小时候每天柳编不离手,手里玩的是柳条,玩具也大都是柳条编的。“仿佛是一种缘分,自然而然地就喜欢上了这穿插编织技艺。”

“但是,扎扎实实地学柳编,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初学那会儿,我还未成年,手劲儿小,手皮儿嫩,一会儿工夫,就(得满手血泡。”杨士成伸出双手,几十年的时光走过,虽不见当初留下的伤痕,但由于长期和柔韧结实的柳条打交道,使他双手的内侧长满了茧子。“没事就爱瞎琢(,能编出新玩意,就高兴得不得了。”

柳编技艺为当地农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也成为杨士成等一些民间艺人打拼事业的看家本领。“1991年,我21岁,去深圳一家柳编厂打工,那时一个月能挣200元,不但能裹住自己吃喝,还能贴补家用。2006年,我成为工厂的技术指导,一个月挣1500元。”杨士成说,得益于阜南县柳编产业的迅速发展,家乡企业对柳编艺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当他有了返乡的打算后,很快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每天工资200多元,每个月工资6000元左右。每天八九点上班,五六点下班,骑电瓶车,二三十分钟就能到家,既能照顾家庭,经济收入也丰厚。”

几十年熟悉、摸索、创新,杨士成的柳编技艺越来越精湛。如今,杨士成是阜南柳编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去年三月份,他还获得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柳编大赛二等奖。如今,由三和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杨士成正在编织的“龙虎尊”就是他参与设计的作品。

“先看图,再感受实物模型,然后做骨架、编柳条,再修改完善,今年5月份,我做好了成品。”杨士成一边介绍,一边编着龙虎尊的身子和龙头、虎头。只见他手中拿起柳条,依着龙骨,若织毛衣一般,来回往复绞缠,柳条在手指间左右翻飞,手指游走在柳条间,左右逢源。“我在上面编出3条龙、3只虎。要想使这龙头、虎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一弯一绕之间要力道得当,手法灵活,一整套动作要一气呵成,针脚疏密、粗细平整。”编出了龙头、虎头的形状,杨士成又拿着黑色笔,在龙头、虎头上画了眼睛、胡须,龙虎尊立刻传神了不少。

“以前,用柳编做厨具等生活用品,讲究美观大方、实惠耐用。现在柳编主要用作工艺品,讲究艺术性、美观性,既要有设计感,又要容易操作。”杨士成说,今后,他还要设计出更多带有阜南历史、阜阳文化的柳编作品,让阜南柳编的艺术传扬全国。

新闻推荐

阜南文体事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既彰显着城市的精神力量,更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近年来,阜南县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着力提高文化宏观...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